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学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学的研究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学知识是一种将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融入自然科学的尝试。进行学科渗透教学,一方面使生物学科素材与我国文化背景联结,加强变式,便于学生实现知识建构,更好地掌握生物学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通过调查法了解到初一学生生物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学知识的学习基础良好,但渗透教学接受意愿一般。本研究在教学实验中进行了8个典型课例的渗透,采用了情境创设、诠释、辨析等渗透方法,教学实验前参与实验的对照组与实验组样本在渗透学习基础、接受意向和总问卷3个水平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渗透教学实验后,渗透学习基础层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样本(t=-5.53,P0.01);渗透学习接受意愿层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4.22,P0.01);总问卷层面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t=-5.60,P0.01)。实验观察中进行渗透教学的实验组课堂参与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课堂参与度。小测试结果证明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教学,对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有积极影响。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均表明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古代文学的渗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有积极的影响。研究结论:(一)有意识地进行古代文学于生物学科渗透教学对学生生物学习的情感态度有积极的影响,渗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古代文学的渗透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具有积极的影响。(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学对降低思维固着,提高应用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非均一性的,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学建议: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古代文学的渗透,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并且以适量、学生耳熟能详、积极向上为选取渗透素材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生物教学 渗透教学 古代文学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前言13-18
- 1.1 问题的提出13-15
- 1.1.1 科学发展需要人文导引13-14
- 1.1.2 综合素质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14
- 1.1.3 学科交叉是教学艺术探索的重要方向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15-18
- 1.3.1 研究意义15-17
- 1.3.2 研究目的17-18
- 第二章 理论基础18-22
- 2.1 概念界定18-19
- 2.1.1 学科交叉渗透18-19
- 2.1.2 古代文学19
- 2.2 人本主义理论19
- 2.3 建构主义理论19-20
- 2.4 认知发展理论20
- 2.5 迁移理论20
- 2.6 统觉理论20-21
- 2.7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1-22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内容与研究工具22-30
- 3.1 研究方法与内容22-25
- 3.1.1 文献法22
- 3.1.2 调查法22
- 3.1.3 实验法22-24
- 3.1.3.1 实验对象23
- 3.1.3.2 实验周期23
- 3.1.3.3 实验变量23-24
- 3.1.3.4 实验过程24
- 3.1.4 数理统计法24-25
- 3.1.5 课堂观察法25
- 3.1.6 访谈法25
- 3.1.6.1 访谈目的25
- 3.1.6.2 访谈对象25
- 3.2 研究工具25-30
- 3.2.1 教材教案25-27
- 3.2.2 调查问卷27-28
- 3.2.3 小测试卷28
- 3.2.4 访谈提纲28-30
- 3.2.4.1 教师访谈提纲28-29
- 3.2.4.2 学生访谈提纲29-30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30-40
- 4.1 问卷调查结果30-31
- 4.1.1 问卷回收情况30
- 4.1.2 学生关于渗透教学的基础情况30
- 4.1.3 学生关于渗透教学的前测情况30-31
- 4.2 实验结果31-32
- 4.2.1 实验后学生关于渗透教学的基本情况31-32
- 4.2.2 渗透教学对学生的影响32
- 4.3 参与度课堂观察与课例反思32-37
- 4.3.1 观察一32-34
- 4.3.2 观察二34-35
- 4.3.3 观察三35-37
- 4.4 小测试结果37-38
- 4.4.1 学生小测试整体基本情况37-38
- 4.4.2 渗透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影响38
- 4.5 访谈结果38-40
- 4.5.1 教师访谈结果38-39
- 4.5.2 学生访谈结果39-40
- 第五章 结论40-45
- 5.1 讨论40-41
- 5.1.1 渗透教学对学生的生物学习情感态度的影响40-41
- 5.1.1.1 渗透教学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40
- 5.1.1.2 渗透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40-41
- 5.1.2 渗透教学对学生生物课堂参与度的影响41
- 5.1.3 渗透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41
- 5.2 结论41-42
- 5.3 教学建议42-45
- 5.3.1 注意在渗透教学中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42-43
- 5.3.2 渗透教学中注意结合适当的教学策略43
- 5.3.3 渗透教学素材的设置原则43-45
- 5.3.3.1 适量43-44
- 5.3.3.2 耳熟能详44
- 5.3.3.3 积极向上44-45
- 未尽之处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一 渗透学习情况调查问卷49-50
- 附录二 小测试50-51
- 附录三 教育实习课堂教学教案(1)51-56
- 附录四 教育实习课堂教学教案(2)56-59
- 附录五 访谈实录59-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允;;“文化兴省”背景下 创新辽宁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的策略思考[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潘务正;;浅论古代文学的教育功能[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王丹丹;;高校古代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3年08期
4 ;山西古代文学家[J];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5 华锺彦;古代文学的学习方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6 陈作林;;地方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评《黑龙江古代文学》[J];学术交流;1987年05期
7 陈作林;;地方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评韩明安《黑龙江古代文学》[J];绥化师专学报;1987年02期
8 张大新;顺应改革大潮 优化古代文学专业课教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9 廖柏昂;;《古代文学》教学中能力培养的“两手抓”[J];宜昌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10 司全胜;;古代文学中的洛阳形象综述[J];文教资料;200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康金声;;新时期古代文学教改与教材建设得失浅议[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傅正义;;阴柔、阳刚与中、西古代文学[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蒋长栋;;试论新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提纲)[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方铭;;诗志与《诗经》及古代文学的价值[A];诗经研究丛刊(第三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创新性研究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尹天玺;应研究古代文学展示的心灵世界[N];光明日报;2002年
3 陈飞;“古代文学”的学科自觉[N];文艺报;2004年
4 冷纪平;专家纵论古代文学学科建设[N];光明日报;2006年
5 张永芳;古代文学:中国人的文化主食[N];光明日报;2007年
6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 郑升;个案研究丰富云南古代文学总体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郑杰文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漫议古代文学的跨学科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刘宁 霍有明;第四届全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学术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3年
9 记者 毕玉才;罗莹(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传播古代文学切忌过度诠释[N];光明日报;2011年
10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刘勇强;发现性研究:沟通古代文学与当代精神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晓红;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学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2 余晓静;论中印古代文学中蛇形象的演变[D];西南大学;2010年
3 唐祖敏;论古代文学观念中的“丽”[D];中南大学;2010年
4 张玉;对外汉语教学中古代文学的课程设计[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15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91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