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赖登塔尔理论下新课改几何变换教学设想
发布时间:2017-10-07 14:00
本文关键词:弗赖登塔尔理论下新课改几何变换教学设想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改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念 初等几何变换教学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应是多样的、现实的、发展的.目前我国新课改还在探索阶段,并且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如何在现实教学中借助新课改理念提高教学成效是广大教师都关心的一个问题.现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关于“现实的数学”、“数学化”、“再创造”的数学教育理论,受到国内外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与广泛研究,同时它也在许多方面迎合了新课改倡导的学生数学学习理念,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去了解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念,同时结合我国教学实际进行适应性应用,努力朝着促进新课改实施成效的方向前进.在近年各国数学课程改革中,几何变换越来越受到重视.几何作为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数学材料,是用来探究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念的有效素材.因此,本文选取义务教育阶段的几何变换教学内容作为分析对象,尝试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探讨鉴弗赖登塔尔理论对新课改实施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初等几何变换教学的分析,结合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选取义务教育阶段中具体的教学内容——“轴对称”变换教学内容作为素材,采用案例分析法,即教材教学内容设置的展示与评析——优秀教学案例的展示与评析——结合两者对教学设计作出思考——结合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作为参考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的改进.得出的改进结论如下:第一学段:(1)从“现实数学教育”中进行教学内容导入,增加学生学习动力;(2)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深化知识体系;(3)在小学阶段也需要适度地培养学生的“纵向数学化”,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及能力.第二学段:(1)利用“现实数学教育”变“程序性学习”为“工具辅助性学习”,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的合理性与在现实生活中的适应性;(2)彰显课程编排中知识产生与知识应用的内在逻辑体系,让学生学会寻根逐本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知识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第三学段:(1)利用“现实数学教育”变生活现实为学生现实,想象代替实操,节省课堂时间;(2)借“横向数学化”中进行概念导入和理解,借“纵向数学化”进行概念对象的性质探究;(3)问题驱动进行概念的辨析与进一步理解.同时,受实际教学进度的影响,选取其中第二学段“方格纸中轴对称图形的画法”进行对比教学试验,以检测教学预案的实施效果.通过试验,发现改进后的弗赖登塔尔理念教学设计在学生的课堂的创造性上有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存在课堂可控性变低,时间分配不足,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记忆降低等问题,需要在以后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改进.需要说明的是,提高新课改实施成效非一日能就,它需要我们把视角从理论的高度逐渐转向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上,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轴对称变换”作具体探讨,而其他教学内容的探讨还有教学试验还需在今后作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新课改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念 初等几何变换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24
- 1.1 前言10-11
- 1.2 研究背景11-12
- 1.3 研究目的12
- 1.4 相关概念陈述12-13
- 1.5 相关研究综述13-20
- 1.6 新课程改革相关概述20-24
- 第二章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概述24-28
- 2.1 弗赖登塔尔相关介绍24
- 2.2 新课改理念与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念的契合24-26
- 2.3 合理借鉴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念促进新课改实施26-28
- 第三章 中小学几何变换教学相关概述28-33
- 3.1 几何变换是研究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较为现实的材料28
- 3.2 几何变换是实施新课改理念的有效素材28-29
- 3.3 中小学几何变换教学的特点29-31
- 3.4 中小学几何变换教学现状31-33
- 第四章 新课改下弗赖登塔尔数学教学理念“轴对称变换”教学设想33-58
- 4.1 教学设计选材33-34
- 4.2 第一学段:小学二年级下册第3章——《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34-42
- 4.3 第二学段:小学四年级下册第7章——《图形的运动(二)》轴对称变换教学设计42-52
- 4.4 第三学段: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教学设计52-57
- 4.5 教学试验结果57-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0
- 附件60-73
- 致谢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雪莲;;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新突破[J];新课程(上);2014年08期
2 田付丽;;新课改下数学教师转变角色的几个途径[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年08期
3 王龙;;《几何变换的妙用》教学预案[J];学周刊;2011年31期
4 陈凤坤;;谈新课改对农村数学教育的考验[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12期
5 林静;;浅谈几何变换在初中平面几何教学的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红燕;中国—荷兰高中数学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静;新课改后高中生数学能力因素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德明;有效教学理念下大班幼儿数学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8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98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