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维吾尔“民考汉”在校大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基于个案访谈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0 16:35

  本文关键词:维吾尔“民考汉”在校大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基于个案访谈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民考汉 双语教育 文化穆斯林 历史叙述 知识分子亚社会


【摘要】:为理解"民考汉"在校大学生行动的内在意义,笔者选取了10名维吾尔在校大学生(其中6名是"内高班"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展示了他们对语言、伊斯兰教、维吾尔族历史以及对自身和维吾尔族前途的期待等四个方面的认知,发现:1)该十名访谈对象对其母语具有一定的情感倾向,同时对其他语言也持开放态度;2)该群体为典型的文化穆斯林,"重信仰,轻行为",同时他们对新疆当前的宗教治理实践有各自心理反映;3)对维吾尔族历史的认识呈现一定的分化,其对官方历史的态度更需引起注意;4)大多数人对其自身和整个民族的前途持乐观态度,但其中存在一定的阶层分化。文中最后讨论了"知识分子亚社会"实现的可能途径。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G755.5
【正文快照】: 所谓“民考汉”是指自幼上汉语学校并与汉族学生一样用汉语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少数民族学生,后来泛指一切上汉语学校的民族学生。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民考民”。(1)随着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民考汉”群体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因其在理论上作为“维—汉两种文化”的承载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开展“去极端化” 引领信教群众正信正行[J];中国宗教;2016年02期

2 郭未;赵嘉莹;;维吾尔族人口发展辨析(2000~2010)[J];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3 张文杰;;中国宗教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尝试 评《中国的宗教》[J];社会;2014年03期

4 孜维达·阿不都克里木;买热巴·买买提;卡哈尔江·阿布拉;;双文化选择下的多元社会认同研究——为被贴“汉化”标签的“民考汉”群体辩护[J];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5 马戎;;知识分子在社会族群结构和族际交往中的角色——读戈登的《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7期

6 张静;;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J];社会学研究;2010年06期

7 卢云峰;;苦难与宗教增长:管制的非预期后果[J];社会;2010年04期

8 祖力亚提·司马义;;族群认同感建构的社会学分析:以新疆“民考汉”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9 吕大吉;;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元超;;维吾尔“民考汉”在校大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基于个案访谈的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03期

2 鲁春艳;;关于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J];智富时代;2016年08期

3 孙旭友;;去人情化:新一代社区工作者的治理倾向和社区“脱域”策略[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年04期

4 侯水平;王明成;;论我国宗教财产制度的功能、主体与权能[J];党政研究;2016年04期

5 赵璇;;遏制宗教极端思想向新疆高校渗透的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06期

6 周微;李根强;孟勇;;集群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7 刘莉;戚务念;;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功能界限[J];当代教育科学;2016年10期

8 王凯元;徐文兵;;破坏性膜拜团体“全能神”的县域传播和治理——以浙江省X县为例[J];科学与无神论;2016年02期

9 廖勤;高金超;;大学生族际交往研究综述[J];民族论坛;2015年11期

10 李辰;王沫;;大学教育:在“道”与“用”之间的徘徊[J];智富时代;2015年S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忠才;;西北民族社会的阶层分化与治理创新——社会分层及其社会效应的微观实证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02期

2 马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演变[J];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01期

3 马忠才;;中国西部劳动力市场的民族分层[J];社会学评论;2015年01期

4 郭未;;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分析:2000~2010[J];人口学刊;2014年06期

5 徐平;张阳阳;;新疆各族国家认同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疆生;;“寺”与“家”——关于维吾尔族现代化的理论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胡安宁;;民间宗教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回顾与前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杨凤岗;;当代中国的宗教复兴与宗教短缺[J];文化纵横;2012年01期

9 Weller;范丽珠;陈纳;Madsen;郑筱筠;刘芳;;制度性宗教VS分散性宗教——关于杨庆X《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的讨论[J];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5期

10 张国玉;余斌;;维汉关系中族群意识与国家认同的实证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涛;刘虹嘉;;新疆“民考汉”学生的教学策略[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李儒忠;;论“民考汉”[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3 郭卫东;黄莉;;新疆喀什地区中小学民考汉学生学业成绩及影响因素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希日娜依·买苏提;;维吾尔族和汉族对“民考汉”的评价与看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32期

5 鲍炜煜;;浅析民考汉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09期

6 张兴;;行走于两种文化之间——“民考汉”社会化问题及解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孜维达·阿不都克里木;买热巴·买买提;卡哈尔江·阿布拉;;双文化选择下的多元社会认同研究——为被贴“汉化”标签的“民考汉”群体辩护[J];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8 鲁英;王琦三;武毅;郑平;;浅谈班主任对民考汉学生的管理技巧[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阿丽娅·阿力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宣;落实党的少数民族政策 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N];新疆日报(汉);2009年

2 夏燕;面向未来的“绿色通道”[N];新疆日报(汉);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玄锡;维吾尔民考汉亚文化群体文化特征[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2 简娜古丽·阿木提;语言使用与维吾尔族“民考汉”群体的社会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超;葛兹文化变化曲线下的“民考汉”大学新生校园适应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07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207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