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融合教育模式下听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9 14:01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融合教育模式下听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现状,旨在为融合教育模式下开展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生活事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获取社会支持问卷对114名听障大学生和266名健听学生进行测评。研究结果显示:听障生在主观幸福感方面与健听生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听障生的生活事件在学习、健康、其他维度显著低于健听生;听障生的社会支持评定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评定总分维度上显著低于健听生。听障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恋人情况、唇读能力、听障朋友数量、健听朋友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融合教育模式下,听障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健听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听障大学生的融合状况会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产生显著影响。
[Abstract]: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life events and social support of 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model of integrated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under the model of integrated education. Life event scale,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access to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114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nd 266 healthy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between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and healthy students; the life events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in learning, health and other dimensions, and the social support evaluation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was subjective support. The total score of support utiliz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assess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deaf stude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in lovers' condition, lip-reading ability, number of friend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nd the number of hearing impaired friends. Therefor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and the healthy students under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l. The integration of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
【基金】:广州市市级面上重点课题“融合教育模式在高等特殊教育中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7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玉林;听障幼儿语言习得性质及相关教学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4期

2 张海丛;健听大学生与听障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4期

3 李强,李海涛;听障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及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0期

4 ;还听障幼儿学习语言的权利[J];中国科技信息;2003年23期

5 麻一青,赵振江;听障高中毕业生基础知识水平的调查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吴铃;听障人写作的思维训练[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7 张宁生;听障者语言沟通法的历史演变[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4年02期

8 张稚;杨乐;;开启听的希望[J];中国残疾人;2011年01期

9 陈云英;主编通讯[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0期

10 常红;;关注听障学生情感 疏通学生心理障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炳伟;李君;;听障学员在义齿技工培训中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沁园;;双语教学在听障幼儿早期康复教育中的作用[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3 毛荣建;;听障大学生的越轨行为现状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邝碧怡;;听障儿童钢琴弹奏个案研究[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侯亚军;徐秋生;;聋生与健全人交往障碍的表现及矫正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香港“九优”听障考生:成市民自强榜样[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郑莉丽;帮助听障人士重返有声世界[N];健康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朱海兵 毛广绘;周志英:让迟开花早芬芳[N];浙江日报;2010年

4 朱占玉 阳金华;南康亮“教育名片”[N];江西日报;2009年

5 李云华;听障儿童康复捐助计划为何“搁浅”[N];宁夏日报;2008年

6 赵亮;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甘肃日报;2008年

7 记者 望远;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N];营口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孔祥武;特殊高考 如何圆大学梦[N];人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王莹 王东;帮扶残障学生成为生活强者[N];秦皇岛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赵宇青;贫困听障儿童获赠助听器[N];珠海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娜;听力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凌玮;无声世界的寂静美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珍珍;初中听力障碍学生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卢月娥;听觉障碍中学生社会适应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静;潍坊市视障与听障中学生体育学习成败归因取向及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查与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74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174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6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