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交流: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发布时间:2017-04-08 04:19
本文关键词:亲子交流: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亲子交流是桥梁,将孩子的内心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不仅仅是内容的传递,更是情感的流通,爱的流动,对亲子双方都有着重要意义。父母和孩子都渴望亲密真切的交流,但亲子交流中经常会有保留和封闭的存在。父母出于为孩子“好”的本意,却可能在孩子心里投射下阴影,导致“不好”的体验,未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现象学的探究方式,考察亲子双方在交流巾的真实体验,探寻亲子交流的本质,寻找具有教育学意义的亲子交流,其最终目标就是——达到亲子双方的共同成长 本文通过对各种来源于生活中的,父母或是孩子的交流体验进行分析,剖析了理想亲子交流的条件。首先是亲子交流的起点——交流双方的在场,其次则是从平等的关系、包容的态度来展示指向理想状态的亲子交流应具备的条件,最后则是总结性地分析交流中的机智:机智让父母和孩子能够通过即时应对和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谈和行动方式,更有准备地使交流指向期待的方向。选取的体验案例包含正反例子,以及一些变体,力图比较全面地展示亲子交流的本质。 接下来,本文应用现象学中四个基本的存在性主题来分析亲子交流的展开。它们分别是:交流的的时机,即时间性;交流的空间,即空间性;交流的“温度”,即实体性和相关性。这四个不同的主题,渗透于交流的方方面面,引导我们反思造成不同交流体验和结果的,蕴含在情境当中的原因。 随之,亲子交流的意义也显现出来。从到视野的开启,,情感的发展,再到自我发现和发现对方,意义的分析通过一种逻辑的推进以及发展的层次逐渐深入。本文不光阐述亲子交流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更如实地将父母从与孩子交流中得到的教育与感悟加以了记录和分析,揭示出亲子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共同 成长 亲子交流 教育现象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6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11-13
- 第三节 已有研究需改善的方面13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概述13-15
- 第五节 概念界定15-16
- 第一章 亲子交流的意义16-26
- 第一节 亲子交流的需要16-18
- 第二节 亲子交流中保留和封闭的存在18-24
- 第三节 亲子交流中的教育学意义24-26
- 第二章 亲子交流的条件26-38
- 第一节 交流双方的在场26-28
- 第二节 平等的关系28-30
- 第三节 包容的态度30-34
- 第四节 交流中的机智34-38
- 第三章 亲子交流的展开38-45
- 第一节 交流的时机38-40
- 第二节 交流的空间40-42
- 第三节 交流的“温度”42-45
- 第四章 亲子交流意义的生成45-51
- 第一节 视野的开启45-46
- 第二节 情感的发展46-48
- 第三节 自我发现和发现对方48-51
- 结语:在亲子陪伴中走向共同成长51-52
- 参考文献52-55
- 后记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芳;走向交往对话的道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2 杨浩英;冯文全;;理解在教育中的意蕴——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苏斯博士,任溶溶 ,王晶;我看见了什么[J];家庭教育;2005年10期
4 李见雪;;孩子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尊重[J];家庭与家教;2007年11期
5 帕蒂·戴维斯;吴敏;;我和父亲里根[J];书摘;2007年07期
6 辛自强,陈诗芳,俞国良;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1期
7 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3期
8 王争艳,刘红云,雷雳,张雷;家庭亲子沟通与儿童发展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9 房超,方晓义;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10 张天宝;;关于理解与教育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忠琴;教育学现象学视阈下的家庭教育[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亲子交流: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9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