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与公民素质的培养——对成人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
本文关键词:成人教育与公民素质的培养——对成人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民的道德品质、理性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意识、公民能力和公民品质。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继续教育方式 ,是成年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成人教育必须在价值取向上完成向公民素质培养的转向 ,把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素质的提升和成年人公民的培养作为成人教育的首要目的。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公民 公民教育 成人教育
【分类号】:G720
【正文快照】: 一经过 2 0年的改革发展 ,我国不仅使经济向开放的市场化迈进 ,而且使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社会实践的丰富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逐渐地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社会成员在政治、文化、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参与性在增强 ,这一方面要求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承担平等的社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屠振宇;;隐私权概念何以必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周育国;石曲;;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黄英;;从自由到平等的正义理论——读罗尔斯的《正义论》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8 李晟;;法制之外的普法——从革命文学中的司法叙事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尹树广;宽恕的条件和界限——苦难意识、记忆理性和有限度的超越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凤林;;古希腊城邦自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与美德伦理[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陈春萍;叶幸男;;政府公共管理与公共文明建设[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龚群;;论公共领域与公德[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贾英健;;公共性、公共价值与公共精神的培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蒋风冰;盛晓明;;生态运动的实践智慧——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6 孔锴;孙启林;;试论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途径与效果——以建国至内战时期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杨通进;;全球环境正义及其伦理基础[A];生态伦理与知识的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刘洪岩;马宇歌;;找骂:走进“范跑跑”——网络社区作为公共领域的可能性探讨[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9 赵爽;;水资源利益公平分享法律机制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7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9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10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慧;公民社会与政治参与[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晶;;浅谈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感恩情怀[J];华章;2011年23期
2 ;北京大学贺信[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3 刘亚平;;公共行政学与美好社会[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伟;;成人教育“北欧模式”述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5 陆倚泳;;我做合格小公民[J];金色少年;2003年06期
6 王文枫;;争做五好小公民[J];金色少年;2004年04期
7 孙天立;;互联网环境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吴海丽;;公民教育的“班本”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4期
9 李丽虹;;做好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档案;2011年03期
10 张翔;;论公民合法财产权的刑法保护[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香灼玑;;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开幕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彭敬慈;;推动公民教育,从何人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晖;赵慧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与人的发展[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4 洪泉湖;;台湾公民教育的实践:以高级中学的教学为例[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5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何志平;;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重点讲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东哠;;关于公民教育基本内涵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进华;;中韩未成年人公民教育比较研究[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洪泉湖;;台湾公民教育的省思与展望[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志俭;;从信息到形式:通过传媒教育令公民教育教学变得更出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瑾;徐贲:中国应进入公民教育时代[N];中国经营报;2009年
2 高剑;公民教育助力公民社会的成长[N];东莞日报;2009年
3 吴俊;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永恒主题[N];人民日报;2010年
4 利港镇 魏锋;让公民教育在幸福江阴建设中彰显[N];江阴日报;2010年
5 关娇萱;南京下关区:教育界与法律界合作推进公民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韩震;公民教育促进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王菲宇;公民教育:从西方到中国[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郑可君 云南师范大学;国外如何培养小公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鲁军 杨雅彬 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建立公民教育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成人教育:提升水利行业竞争力[N];中国水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守波;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田山俊;自我指导与教师帮助[D];河北大学;2009年
7 姬振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李长伟;好人与好公民[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建;公民教育[D];河南大学;2003年
2 张向东;论我国的公民教育[D];武汉大学;2004年
3 王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契合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4 夏英华;公民教育融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越;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的法国公民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岳书杰;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明娇;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公民教育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荣琦;美国公民教育评析及其借鉴意义[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瑞良;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公民教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惠;当前中国高校公民教育的反思与探索[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成人教育与公民素质的培养——对成人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4946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