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坡脚土家族中学生的网络交往及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8 23:27

  本文关键词:坡脚土家族中学生的网络交往及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坡脚 土家族 网络交往 中学生


【摘要】:坡脚土家族聚居区位于武陵山腹地,现在为湖南省龙山县靛房镇一个片区。长期以来,因坡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故相对较为完好地存留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符号。坡脚作为北部土家语存留区,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话语系统,时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坡脚中学生与坡脚独特的天地自然系统与民族文化系统自然地融为一体,而网络这一新生物走进坡脚新生代中学生生活后,改变了坡脚中学生传统固有的人际交往格局与属性。 本研究通过深入描述与分析坡脚土家族传统人际交往途径之土家族节日、山歌、游戏等,在了解坡脚土家族传统人际交往基础之上,采用问卷、访谈、网络田野调查等方法深入了解中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利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触网前与触网后坡脚土家族中学生人际交往进行深入地描述、分析与比较,并就坡脚土家族中学生网络交往的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解构与透析,探讨出网络交往对坡脚中学生传统人际交往与其本体特征之影响。 网络交往后的坡脚中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与内容,交往的空间均发生了诸多改变,不再囿于传统人际交往,而是走向以网络为载体网络交往。网络交往对坡脚中学生本体特征的影响。坡脚中学生作为土家族文化承载者,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属性与特征,以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不仅改变了坡脚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外部格局,同时其本体特征被影响。网络交往后的坡脚中学生所承载的土家族文化由单 一性、同质性特征趋向于网络多元性、异质性变迁,其内在价值观的再塑引发外在行为方式的变化。
【关键词】:坡脚 土家族 网络交往 中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G75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导论7-17
  • (一) 问题的提出7-12
  • (二) 研究意义12
  • (三) 已有研究基础12-15
  • (四) 已有研究评述15
  • (五)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15-17
  • 一、坡脚土家族传统人际交往17-29
  • (一) 坡脚:土家族母语存留区17-23
  • (二) 节日、游戏、山歌:坡脚土家族传统人际交往的途径23-29
  • 二、坡脚中学生的网络交往29-38
  • (一) 互联网:坡脚土家族中学生新的交往渠道29-31
  • (二) 坡脚土家族中学生因何网络交往?31-34
  • (三) 网络化生存:坡脚中学生人际交往新的特征34-38
  • 三、网络交往对坡脚中学生传统人际交往的影响38-46
  • (一) 网络交往对坡脚中学生传统人际交往方式与内容的影响38-42
  • (二) 网络交往对坡脚中学生传统人际交往空间的影响42-46
  • 四、网络交往对坡脚中学生自身特征的影响46-52
  • (一) “土家文化”与“网络文化”之博弈46-48
  • (二) 网络交往对坡脚中学生行为、价值观的影响48-52
  • 五、结论与讨论52-55
  • 参考文献55-57
  • 附录57-59
  • 后记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丹;;网络中的人际交往质态[J];新闻爱好者;2011年12期

2 陈旭;;儒家伦理道德与网络人际关系的调适[J];传承;2011年14期

3 李先启;;浅论借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挑战性[J];经营管理者;2011年17期

4 徐海阔;;论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5期

5 马志国;;天使在哪里[J];家庭中医药;2011年07期

6 刘华;;网球运动对人际交往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7 ;你到底喜欢谁 ——谈谈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J];人生十六七;2007年06期

8 邓晓成;;网络交往中的身体伦理——关于身体的文化思考之三[J];学术交流;2011年06期

9 冯金洪;;例谈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失真现象[J];中学教育;2002年06期

10 张彤;;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霞红;;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俊红;张爱卿;;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归因特点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魏启扬;;论秘书的人际关系[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杨宏飞;郭洪芹;唐永卿;;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咨询的效果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彪;;中职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及其引导[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冯缦;;长其善 救其失 助人自助——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不适的案例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守良;;大学生社交能力的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孟杰;郭旭;;构塑“C+C式”城市休闲空间环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来春霞;;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队员交往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蓝叶;;品茶随想[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从网络交往看当代人际关系的嬗变[N];解放日报;2006年

2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师 熊玲;恐惧交际先做听众[N];健康时报;2008年

3 李海清;人际交往学会“动心”[N];健康时报;2008年

4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 甘露春;人际交往如何摆脱僵局[N];健康时报;2008年

5 李明智 新绩效策略家;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输[N];经济视点报;2009年

6 张园;敞开心扉,,走出人际交往困局[N];健康报;2009年

7 北京安定医院 心理咨询师 李建茹;爱“说大话”影响人际交往[N];家庭医生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沈海燕;应酬扎堆 节日人际焦虑怎化解[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9 调查人 谢新洲 徐金灿 王洪波 张炀;“身体缺席”催生人际交往新变革[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斯敏;人际交往 游戏里学[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姜辉;数学教师的数学情感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5 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6 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窦影;农业生产中关系网的现状、趋势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8年

8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徐琳琳;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素燕;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2 庄如意;网络游戏环境下的人际交往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张宏;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思想政治教育[D];河海大学;2007年

4 全莉娟;女中学生人际交往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5 薛薇;网络对职高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梁明光;坡脚土家族中学生的网络交往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眭东仔;数字媒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6年

8 付浩;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许妲;网络中新型人际关系分析—以网上交友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甄晓英;网络人际关系的伦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50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750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