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工读学生攻击性绘画治疗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3:27

  本文关键词:工读学生攻击性绘画治疗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工读学生 攻击性 绘画治疗


【摘要】:工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的偏差导致他们在日常行为中具有较高的攻击性,从而无法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目前工读学校的教育模式以行为养成教育和品德感化教育组成,来帮助学生规范其日常行为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难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这种教学理念,特别是当他们脱离这种特殊教学环境后,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高攻击性会出现反弹,导致养成与感化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绘画治疗属于艺术治疗的一种,主要是通过绘画创作和作品解读的方式,帮助来访者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表达出内心的困惑,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心理治疗模式。在欧美,这种模式不仅用于精神病的临床治疗,而且广泛运用于特殊群体的团体辅导,逐步形成了团体绘画辅导。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罪犯思想改造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开始了团体绘画辅导的有益尝试。 本研究采取用问卷调查法、自然实验法、个案分析法及其团体绘画辅导对工读学生的攻击性进行了初步探索。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以及不同家庭环境成长的工读学生,在攻击性与心理安全感方面的差异及其差异成因。自然实验选择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模式,通过五个阶段,14次辅导,为期3个半月的团体绘画辅导,旨在检验绘画疗法在工读学生攻击性上的辅导效果。个案分析则是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具体分析团体绘画辅导的基本方式与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 (1)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在攻击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因成长环境与经历不同,工读学的攻击性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3)团体绘画辅导在工读学生攻击性的量化上没有出现显著性训练效果,但在学生评价反馈和案例分析中,呈现出“被动接受辅导-效果波动-主动接纳辅导-效果上升”的积极辅导趋势。 于此,本研究认为: (1)成长环境与经历是工读学生攻击性高的重要原因。 (2)团体绘画辅导是降低工读学生攻击性的有效方法。 (3)团体绘画辅导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及其对绘画辅导的接纳度、辅导人员的素养及其团体辅导策略。
【关键词】:工读学生 攻击性 绘画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6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11
  • 2 文献综述11-26
  • 2.1 攻击与攻击性11-19
  • 2.1.1 攻击与攻击理论11-15
  • 2.1.2 攻击性及其影响因素15-17
  • 2.1.3 攻击性的主要干预模式17-19
  • 2.2 绘画治疗19-25
  • 2.2.1 绘画治疗的界定19-20
  • 2.2.2 绘画治疗的理论20-22
  • 2.2.3 绘画治疗的机制22
  • 2.2.4 绘画治疗的干预对象22-25
  • 2.3 研究的总体设想25-26
  • 2.3.1 了解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工读学生内在的差异25
  • 2.3.2 运用团体绘画辅导进行干预25
  • 2.3.3 团体绘画辅导中个体的差异25-26
  • 3 工读学生攻击性、心理安全感的特点26-36
  • 3.1 目的与假设26
  • 3.2 研究方法26-28
  • 3.2.1 研究对象26-27
  • 3.2.2 研究工具27-28
  • 3.2.3 实施程序28
  • 3.3 结果与分析28-32
  • 3.3.1 了解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在攻击性、心理安全感方面的差异28
  • 3.3.2 工读学生攻击性、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28-32
  • 3.4 讨论与结论32-36
  • 4 工读学生攻击性的绘画治疗36-46
  • 4.1 目的与假设36
  • 4.2 研究方法36-38
  • 4.2.1 研究对象36
  • 4.2.2 实验设计36-37
  • 4.2.3 实施程序37-38
  • 4.3 团体辅导方案的理论构想与辅导的基本步骤38-41
  • 4.3.1 理论构想38
  • 4.3.2 干预的基本步骤38-41
  • 4.3.3 绘画辅导活动的基本环节41
  • 4.4 研究结果41-43
  • 4.4.1 工读学生实验组、对照组攻击性前测和后测结果的比较41-43
  • 4.4.2 工读学生对每次活动的效果的评价43
  • 4.5 讨论与结论43-46
  • 5 两个案例的治疗效果分析46-74
  • 5.1 案例1治疗效果分析46-60
  • 5.1.1 基本情况46
  • 5.1.2 个案评价46-47
  • 5.1.3 症状标准诊断47
  • 5.1.4 治疗过程47
  • 5.1.5 治疗过程47-57
  • 5.1.6 治疗效果评估57-58
  • 5.1.7 案例讨论部分58-60
  • 5.2 案例260-73
  • 5.2.1 基本情况60
  • 5.2.2 个案评价60-61
  • 5.2.3 症状诊断61
  • 5.2.4 治疗流程61
  • 5.2.5 治疗过程61-71
  • 5.2.6 治疗效果评估71-72
  • 5.2.7 案例讨论部分72-73
  • 5.3 讨论与结论73-74
  • 6 综合分析与讨论74-77
  • 7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77-78
  • 8 结论78-79
  • 参考文献79-83
  • 附件1 团体治疗评估量表83-97
  • 附件2 干预方案的理论构想97-101
  • 附表3 绘画治疗具体方案101-115
  • 附件4 辅导活动中的作品115-119
  • 附件5 活动照片119-122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122-123
  • 后记123-12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如一;周世军;赵洪毅;刘智跃;;DYI数字油画创作对未成年犯攻击性的干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12期

2 黄曼;史滋福;刘妹;;未成年犯自尊与攻击性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4期

3 黄曼;邓巍;;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规范运行的体系构想与实践探索——以湖南省津市监狱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13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曼;未成年犯攻击性特点及与自尊、自我控制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毛艳;基于IRT展开模型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的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勋亮;学校生活中学生习得性无助问题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妹;概率信息和认知风格对贝叶斯推理影响的眼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45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945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