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课堂中的学习通用设计及其反思
本文关键词:全纳课堂中的学习通用设计及其反思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纳课堂中学习的通用设计的本质,认为学习的通用设计具有通达性、科学性、前瞻性和技术性的特征,随后分析了学习的通用设计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学习的通用设计进行理论上的反思和评价,认为:一方面学习的通用设计提供了多种具有选择性的、灵活性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使具有不同背景、学习风格和能力的学习者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获得和理解课程,推动了融合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学习通用设计的原则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共识,但其在理念和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学习通用设计 全纳课堂 课程设计
【分类号】:G760
【正文快照】: 1引言全纳教育思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逐渐占领了特殊教育领域的理论与伦理的制高点,成为全球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1]。全纳教育的发展使得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进入普通学校环境中,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为了保证残疾儿童在进入普通学校环境后能够获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猛;肖非;;隔离与融合:特殊教育范式的变迁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伏干;;眼动研究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基于阅读障碍眼动研究的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1期
2 吴填;桑志芹;;融合教育背景下残障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与提升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年03期
3 熊琪;邓猛;;从解构到重构:全纳教育的后现代解读[J];教育探索;2013年10期
4 邓猛;苏慧;;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嫁接与再生成:基于社会文化视角的分析[J];教育学报;2012年01期
5 杨明利;张宁生;;全纳教育的实践困惑及其反思[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12期
6 邓猛;苏慧;;质的研究范式与特殊教育研究:基于方法论的反思与倡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10期
7 邓猛;景时;;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方式及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9期
8 邓猛;刘慧丽;;全纳教育理论的社会文化特性与本土化建构[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1期
9 邓猛;景时;;从随班就读到同班就读:关于全纳教育本土化理论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8期
10 傅王倩;肖非;;医教结合: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路莎一文的商榷[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景时;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慧丽;融合教育理念下资源教师角色的指导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杨;学习通用设计对智力落后儿童图形认知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燕;基于生命课堂理念的高中英语差异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猛;朱志勇;;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钱民辉;范式与教育变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02期
3 姚文峰;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4年07期
4 滕星,巴战龙;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邓猛;;从隔离到全纳──对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模式变革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04期
6 邓猛,潘剑芳;关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几点理论回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7 邓猛;双流向多层次教育安置模式、全纳教育以及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雅;;设计以人为本——论产品的通用设计理念[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王建军;个别差异与课程发展中的通用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1期
3 曹阳;通用设计的方法与应用[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4 郭苏晋;;美国通用设计测评对我国教育测评的启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4期
5 孙惠;;对于通用设计固有模式的再认识与反向思考[J];考试周刊;2009年37期
6 颜廷睿;邓猛;;全纳课堂中的学习通用设计及其反思[J];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01期
7 马广韬;孙文博;;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厨具产品设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秦宗南;;关于“学习的通用设计”的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2年07期
9 吴会松,吴庆松,张艳玲;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用设计[J];重庆钢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4期
10 杨建梅,万江平;复杂性涵义、通用设计科学及复杂性工作程序初探[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渊静;周依洁;;交通运输特定使用者需求与通用设计之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2 李斌;万莉君;;从无障碍设计迈向通用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3 王菁菁;;城市公共空间的通用设计方法探究——以日本临空公园和感官花园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4 倪瀚;宋良荣;陈莹;;现代产品概念的通用设计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5 朱贵钦;;初探通用设计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江新冬;;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版通用设计A3-3方案优化设计探讨[A];浙江省电力学会2012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7 李洁;许晓云;;影响通用设计指导原则的关键因素[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慧君 编译;美国专家聚焦“博物馆与通用设计”[N];中国文物报;2012年
2 小魏;通用设计对应的是“最广泛的用户”[N];中国包装报;2006年
3 武宏波;公司1000千伏变电站通用设计通过审查[N];国家电网报;2013年
4 吴国强 张逸飞;公司通用设计真型杆塔试验完成[N];国家电网报;2012年
5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工作委员会;机械、公路桥涵、冶金、化工、石油化工和商业等系统行业标准设计概述[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刘庆传;积极老年,,一个值得提倡的观念[N];新华日报;2004年
7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张婧;香港老者住屋与通用设计[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智;通用设计理念导入中国企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玲玲;通用设计中的“关爱”思想探讨与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芫芳;论通用设计在社会高龄化中的信息产品的运用和发展[D];湖南大学;2005年
4 梁梅;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家用产品通用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5 马臣;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起居产品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6 许梅;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厨房小家电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朱文卫;基于老龄化社会的计算机通用设计[D];南昌大学;2006年
8 曹儒;视障设施的通用设计之研究与探索[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景;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用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玲;通用设计在我国城市社区原居安老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70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97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