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语码转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10-17 23:50

  本文关键词:语码转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更多相关文章: 语码转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课堂


【摘要】: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结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语码转换的情况,对于课堂中适应英语等其他非目的语的情况应该持客观的态度,看清其利弊,加以合理的利用。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语码转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课堂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语码转换包括句间的语码转换和句内的语码混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是将汉语作为一种目的语的教学,在第二语言的教学课堂上语码转换是必然会发生的一种语言现象。语码转换可以定义为:在一次话语交际中说话者根据需要从一种语言变体转化到另一种语言变体,可以是一方使用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传宪;要重视课堂表情[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年06期

2 邓旭东;介绍伯明翰学派的课堂对话描写体系[J];现代外语;1988年04期

3 孙瑜蔓;人在课堂身不由己[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14期

4 闫改珍;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张晋中;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作用的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周慧英;;课堂交流:研究第二外语习得的窗口(英文)[J];林区教学;2006年03期

7 朱嵘;;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对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张富翠;凌娟;;高校双语教学探讨[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钟芳芳;;让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中轻舞飞扬[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8期

10 苏凤;;网络聊天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民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2 张怡菊;;在中学推广吟诵的体会[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3 ;民族文化,在诗文中传承; 民族精神,在吟诵中弘扬[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4 许宗和;;“听、说”训练,大有可为——厦门九中“听、说”训练摭谈[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杜国英;秦怡;;外语教学课堂策略研究[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徐红霞;;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孙殷望;;对开设应用写作课的认识和实践[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8 陆晓荔;;谈谈壮族歌师歌手壮文培训班的教学[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薛松;;运用于外语教学中的电子邮件项目[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艳梅;;《语言观与方法论》课程笔记摘要[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甄学宝;中国将在俄罗斯开办“广播孔子课堂”[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中国将在俄罗斯开设“广播孔子课堂”[N];人民日报;2007年

3 葛秋芳;中国和苏格兰签署建设“孔子课堂”合作意向书[N];人民日报;2007年

4 徐维彬 杨晨光;大学语文重回必修课堂[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徐维彬邋杨晨光;“语文”重回大学必修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刘修兵;让汉语别再尴尬[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记者  刘茜;新课改谨防忽略语言基础教学[N];光明日报;2006年

8 任鹏;汉语走进捷克小学课堂[N];光明日报;2007年

9 董洪亮;全球建孔子学院156所[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喻京英;汉语“课堂”落户全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伟华;二语课堂中的班级活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记运;针对泰国人汉语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3 戎洁琼;课堂话语的分析方法:谈话分析和交际人种学[D];浙江大学;2006年

4 唐玉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零起点学习者疑问句数字教学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王琳;教师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6 张云英;论第二语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卜佳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8 王建华;论课堂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心理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志宇;大语文教学新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邱玉华;教师用语与课堂二语教学[D];重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51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051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1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