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级阶段同质异构词汇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05:04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中级阶段同质异构词汇现象研究
【摘要】:本文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五级》词汇为研究中心,并辅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及HSK动态作文语料库、CCL语料库,对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汇中的同质异构词汇进行了考察、分类,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对留学生使用的误用进行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同质异构词汇的产生由来已久,汉语“同质异构词汇”现象,即是汉语词汇中一种表达手法(构)不同,但表达意义(质)相同的词汇组合现象。从发展历史溯源可以由语言本身的模糊性特征和其背后的记忆心理机制及文化得知。本文对《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五级》中的词进行统计分析后,共确定了同质异构词919个,同质异构词汇361组。通过数据分析,得知中级同质异构词汇在对外汉语中级生词词汇中所占的比例为37%,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同质异构词汇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作为重难点,很容易被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误用,如混淆语义和搭配不当等,从而对汉语学习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同质异构词汇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及对同质异构词汇进行了定义。第二部分是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五级》词汇为主,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及CLL语料库为辅,对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汇中的同质异构词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再从语义、语素和语音、对应关系四个层面对中级同质异构词汇进行分类分析。第三部分以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产生的误用的角度出发,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析,对中级同质异构词汇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误用中出现最多的错误为语义混淆和搭配不当,希望对今后的对外汉语同质异构词汇的教学提供帮助。在同质异构词汇教学中我们主张采用利用语境辨析、利用搭配关系、利用语素分析、利用词性强调等教学手法来进行同质异构词汇教学,以期抛砖引玉能引起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同质异构词汇现象的重视,,解决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同质异构词汇学习中的困难。
【关键词】:同质异构 词汇现象 中级阶段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5
- 1.1 研究目的、范围和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11-14
- 1.3 研究方法14-15
- 2 同质异构词汇现象15-22
- 2.1 术语界定15-17
- 2.2 同质异构词汇现象产生的原因17-19
- 2.2.1 语言的模糊性17-18
- 2.2.2 语言的心理及文化动因18-19
- 2.3 同质异构词汇现象词义概况19-22
- 3 对外汉语中级阶段同质异构词汇现象统计分析22-33
- 3.1 中级同质异构词汇及比例数据22-28
- 3.2 中级同质异构词汇中的兼类词现象28-33
- 4 对外汉语中级阶段同质异构词汇语言要素分类分析33-50
- 4.1 语音层面分类33-34
- 4.1.1 单音节词和单音节词33
- 4.1.2 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33-34
- 4.1.3 双音节词和双音节词34
- 4.1.4 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及四音节词34
- 4.2 词汇层面分类34-39
- 4.2.1 等义词35-37
- 4.2.2 不完全同义词或近义词37-39
- 4.3 语法层面分类39-48
- 4.3.1 构成语素不完全相同39-45
- 4.3.2 构成语素完全不同45-48
- 4.4 对应关系层面分类48-50
- 4.4.1 一对一48
- 4.4.2 一对二48
- 4.4.3 一对多48-50
- 5 对外汉语中级阶段同质异构词汇现象误用分析及教学策略50-62
- 5.1 对外汉语中级同质异构词汇使用误用分析50-57
- 5.1.1 语义混淆50-52
- 5.1.2 词性误用52-54
- 5.1.3 搭配不当54-55
- 5.1.4 用法不当55-57
- 5.2 同质异构词汇相关教学策略57-62
- 5.2.1 利用语境辨析58-59
- 5.2.2 利用搭配关系59-60
- 5.2.3 利用语素分析60-61
- 5.2.4 利用词性强调61-62
- 6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7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67-68
- 附录 B: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 HSK 五级同质异构词汇68-73
- 致谢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朝奋;《虚化论》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4年04期
2 张德鑫;谈颠倒词[J];汉语学习;1995年06期
3 沈家煊;说“不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5 赵小东;;句法结构的创新与句法结构被选择使用的倾向[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孙新爱;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李计伟;;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词语语法化研究——以“尽管”和“简直”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1期
8 高育花;;“不免”“难免”“未免”的语法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3期
9 李亚军;钱钟书《管锥编》语言研究的文化视野[J];阴山学刊;2000年04期
10 沈家煊;;“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J];中国语文;1994年04期
本文编号:1134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3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