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12:03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研究
【摘要】:汉语惯用语来源于民族语言文化,往往与汉族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些使得惯用语成为了解汉语、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的途径。在惯用语的众多研究中,本体研究居多,但是大都局限于对汉语惯用语的特点、性质、语法结构、范围等方面。对惯用语的语音形式、语义功能、蕴含的文化因素、发展演变等关注较少。汉语惯用语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惯用语时有着种种偏误。不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汉语惯用语,甚至干脆地采取回避的态度。分析研究这些偏误问题,发现和探索其中的规律,以求对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改进措施。 笔者针对以上的情况,对惯用语的来源、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同时,在对对外汉语惯用语的教学上,通过分析一些偏误问题来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笔者将本文分成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的缘由、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惯用语本体研究状况述评和惯用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述评)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汉语惯用语的阐释。论述了以往的专家学者在惯用语的来源、定义、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内涵与外延界定的分析和惯用语与成语、歇后语的异同)、惯用语的语法结构及特征以及惯用语与中国文化等方面。在阐述汉语惯用语的特征和结构时,着重分析了惯用语的语法特征、语音特征、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这部分首先论述惯用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接着描述了留学生学习惯用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误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并详细列出了汉语惯用语偏误现象产生的原因。第四章,惯用语教学的几点建议。第一,分析对外汉语惯用语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然后提出了改进其教学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主要包括:建立“惯用语词典”,惯用语知识的对比分析,设置场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文化知识的渗透以及编纂对外汉语惯用语教材和字典等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黎;由表及里,形具神生──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探论[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2 李熙宗;关于语体的定义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高兵;;试论现代汉语惯用语发展变化的趋势[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刘正光;惯用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池挺钦;浅析三字格惯用语的稳固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6 李树新;珠算文化熟语语义解构[J];汉字文化;2001年04期
7 姚锡远;“熟语”的种属地位及其定义域[J];汉字文化;1998年02期
8 李庆陆;风趣的厨房惯用语[J];价格月刊;2002年12期
9 李国慧;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何干俊;论影响留学生掌握汉语的几个因素[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传燕;透明度对中高级水平韩国学习者理解汉语惯用语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钱理;现代汉语惯用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39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3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