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浅析留学生正能量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7-11-17 04:28

  本文关键词:浅析留学生正能量的培养


  更多相关文章: 留学生 课堂 正能量 培养


【摘要】: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教师、家长、学生在教育方面都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困境,尤其作对教育对象的学生。而外国留学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更会出现很多焦虑和不安。因此,对留学生进行正能量的培养是现代对外教育事业的需要。本论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学生正能量的培养来反思对留学生正能量的培养。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G648.9
【正文快照】: 一、中国学生课堂中正能量的培养2013年7月12日至2013年8月12日,本人在广西北流夫子写作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在此期间也担当作文老师。这个学校只培养学生的作文,很专业,规模也很大,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其拥有三家分校,9名专业作文老师和6名兼职老师。在调查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浅析医学留学生逃课问题——以温州医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4期

2 钱卫华;在北京学贸易的老外[J];21世纪;2001年07期

3 ;留学书屋[J];神州学人;2005年10期

4 陈莉;我的留学生活[J];神州学人;2005年07期

5 野上务;珍惜现在,活出精彩[J];当代学生;2002年21期

6 福田俊之;;留学生眼中的“当今海外留学现状”⑨——瑞士篇 受中国学生欢迎的永久中立国[J];当代学生;2003年09期

7 马儿;新西兰增加留学生的工作机会[J];国际人才交流;2005年06期

8 金亚蓓;;留学生临床带教的问题和思考[J];中医教育;2005年06期

9 陈丽华;黄瑾;;东盟留学生的南宁情结[J];今日南国;2006年18期

10 博文;;“上教”提供美国留学金牌项目[J];成才与就业;2007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学岭;;中国留学服务贸易现状、结构分析和政策建议[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连芳;莫书荣;谢露;何惠;韦红巧;林耀旺;;留学生生理学全英文教学实践和体会[A];中南地区第六届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王有洪;杨希;李兰枝;;高校留学生安全问题对策研究[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4 陈霜;杨艳萍;;专业型院校入系留学生预科教学形态分析[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李良洪;张宪;付少波;付兰芳;李志勇;;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7年

6 庄佳骝;;容闳和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黄利群;;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8 张琦;;试析留日学人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9 孙石月;;张之洞对我国早期留学教育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郎群秀;;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记者 宋舒娟;巧用跳板 出国留学能省钱[N];成都日报;2006年

2 丰镇平 梁莉;到中国,学西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刘志强 王瑞华;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下)[N];人民政协报;2004年

4 实习生 杨磊 记者 姜澎;复旦招收留学生将不分专业[N];文汇报;2006年

5 侯明清;英放宽留学生就业政策[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6 见习记者 李燕;出国留学 看好了再走[N];西安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张晓燕;走近宝鸡的小留学生[N];宝鸡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向玮;技工为留学生免费修电器[N];华夏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方慧玲 实习生 韦锦星 潘晓明;丰盛的收获 难忘的情缘[N];广西日报;2004年

10 ;高校到国外招收留学生[N];经济参考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坤;传统与现代性的消长——论中国近代留学生的现代性特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毕晋锋;近代留学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群体[D];山西大学;2005年

3 李伟华;近代中国的游学与海归(1900-1937)[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翁娜;高校德育阵地建设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屈轶;留学制度的演变与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许凤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留苏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娟;西非在华留学生学习风格适应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王丽华;现代留苏教育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戴亚男;新世纪以来美国留学政策的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甄艳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政策的演变及对策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4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94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