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族插入语施为特点的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我”族插入语施为特点的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插入语是一种重要的语用成分,同时又是一种话语标记语,在言语表达中起重要作用。以“我”为表述主体的插入语(即“我”族插入语)在表达“我”的看法、建议、揣测、请求等时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对外汉语教学却对“我”族插入语重视不够,留学生在运用常见的“我”族插入语如“对我来说”、“我想”、“我看”时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先概括分析了插入语的特点,从“我”族插入语的句法特征层面将其分为介词结构、主谓结构、兼语结构和连词结构四大类。进而运用言语行为理论,重点阐述了这些插入语在施为目的、施为范围、施为风格、施为节奏和施为效用方面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涉及到“我”族插入语的语料;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使用度和偏误类型两个方面,研究了汉语水平初、中、高三个层次90名外国学生在使用“我”族插入语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结果显示:留学生对“我”族插入语使用度较低,常用的主要是“对我来说”“我想”和“我看”;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句法结构偏误、施为范围偏误、施为目的偏误和施为节奏偏误;其偏误情况与学生自身的汉语水平并无显著相关。说明,一方面,学生对能够表达丰富语用信息的“我”族插入语不够熟悉,使用汉语时对“我”族插入语多采取回避策略;另一方面,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水平测试对“我”族插入语重视不够,学生用“我”族插入语表达语用信息、组织话语的能力并不随其汉语水平考试成绩的提高而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同时建议教材编写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我”族插入语,提高使用汉语表达语用信息的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仁;;小结英语插入语的表达功能[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年11期
2 崔运昌;;插入语浅谈[J];英语自学;1999年11期
3 段文芹;;例析“单项填空”题中插入语的干扰[J];中学英语园地(高三版);2007年Z1期
4 龙厚贤;;从2001年高考英语试题看插入语的使用[J];中学生英语读写(高中版);2002年05期
5 邢沛;;插入语种种[J];时代英语(高三);2007年10期
6 李发元;论插入语的连接词功能[J];中国俄语教学;1995年03期
7 白晓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插入语教学[J];汉语学习;2008年04期
8 李延林;漫议英语插入语[J];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9 陈新利;; 重视插入语的表达功能[J];英语知识;2002年08期
10 吴元培;;谈高考试题中的插入语[J];高考(数语英);2007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怀飞;;浅议《综合英语》课文注释的准确与规范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张普;现代远程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萍;对外汉语教学图书出版纵览[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6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7 张若莹;更新与提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Y冒
本文编号:1199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9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