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物词文化附加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1 02:23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物词文化附加义研究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词汇研究与教学是非常基础的一个环节。不同语言的词汇由于社会背景、民族心理、生活习性等因素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文化附加义。学习者只知道目的语词汇的基本意义,而不了解目的语词汇的文化附加义,所以只能用母语的对应词的相关文化义来进行语言交际,,就会产生交际误差。例如:在西方人眼里,狗是忠实的、信赖的、依靠的以及朋友的代表;而在中国,狗的词义以贬义居多,大多数都不喜欢用狗来自比或比拟他人,这是一种不尊重人的做法。另外词汇学习的“负迁移”也会给汉语学习者带来很多不便。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鼠、牛、狗三种动物词文化附加义的探讨,从民族文化和心理两个角度,挖掘并揭示文化附加义形成的原因。以丰富对外汉语词义研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减少对外汉语学习的交际误解及负迁移现象,从而对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部分共有四章,首先对词的文化附加义进行界定,后三章分别以鼠、牛、狗三种动物为例,阐释这三种动物词的文化附加义,并深入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将这三种动物词分别进行中西对比,以揭示中西动物词文化附加义的异同。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建军;词汇中的文化蕴含[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冯珍娟;;动物词“鼠”的英汉国俗语义对比[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袁俭伟;;谈谈“鼠”在俄语中的文化伴随意义[J];俄语学习;2008年02期
4 王玉莲;;从文化的差异谈“狗”的翻译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李宝珠;;中英文中“狗”体现的不同文化意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李峥;;从十二生肖来看汉英文化差异在动物身上的体现[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7 李晓源;;浅析汉语词语的文化义[J];华章;2009年14期
8 乔宏伟;;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注意的中日文化与语言差异[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5期
9 吕红波;;以十二生肖为例对比汉英动物词语[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10 张慧晶;试论汉语词语的文化附加义[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1276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27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