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一对一助练实践模式及其指导原则

发布时间:2017-12-27 08:04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一对一助练实践模式及其指导原则 出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一对一助练 指导原则


【摘要】: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一对一助练模式是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其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等特点也对实践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应当结合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学生提供适时、适度、适量的指导,保证助练实践真正落到实处,使之促成专业学生和汉语学习者的双赢。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cultivate students' occupation ability, to help practice mode is to build an effective method of practice platform and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its strong flexibil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Instructors should combine with specific problems in practice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imely, moderate and appropriate guidance to ensure that the practice of helping practice is truly implemented, enabling them to win a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students and Chinese learners.
【作者单位】: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基金】: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校级重点课题“对外汉语专业校内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与优化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一对一助练”实践模式及其特点“一对一助练”实践模式是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或个别教学的衍生模式,是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安排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作为助练教师,以一人对一人为基本结构形式,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指导和辅助的一种实践训练模式。旨在通过助练活动的实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丽君;黄彬;;二战之后的日本汉语教育[J];国际汉语教育;2009年04期

2 张如梅;;对海外国际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周启红;牟莉;;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曹成龙,王国文;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5 罗兰京子;;对外汉语专业的区域差异及其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6 孙冬惠;李勉东;;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J];汉语学习;2009年03期

7 葛中华;文化考察的新视角:语言文化与超语言文化[J];汉语学习;1994年03期

8 李春红;;留学生汉语初级写作偏误及策略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年02期

9 杨秀华;;事业开创时期的对外汉语教育政策与课程设置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杨秀华;;学科确立时期的对外汉语课程设置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翟捷;;汉语国际推广与我国年轻人才培养的关系何在[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3 白玉波;论非洲汉语强化培训教材的编写与使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尹志华;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易娜伊;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倩芳;试论对外汉语“一对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话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海英;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对比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Kyryliuk Viktor;对外汉语课外活动的种类及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永昌;泰国蓝康恒(国立)大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唐洁;家庭差异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丽;法国大学汉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7 符冬梅;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慧博;欧美留学生汉语语流音变习得现象调查报告[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王建;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韩国少儿汉语教学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崔长福;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2 孟长勇;加强对外汉语电化教学的教材建设[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旖旎;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课件制作系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王玲娟;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肖路;对外汉语影视课中教师的主体作用[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9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10 刘晓海,徐娟;建构主义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设计中的体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金铭;;“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柏亚东;;对外汉语精读教材用词情况调查及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婷;;对外汉语教学管理过程刍议[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郝晓梅;;试论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朱明媚;;浅谈对外汉语兼职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付玉凤;;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初探[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汪欣欣;;“变易理论”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曾小红;;有关对外汉语英汉翻译教材的思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晓燕;;基于语言稳态理论的对外汉语报刊教材词表更新[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东明;;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中外合作编写对外汉语新教材[N];光明日报;2008年

2 胡南;对外汉语推广要有市场化意识[N];光明日报;2009年

3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王笑菁;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三原则”[N];光明日报;2013年

5 伊者;让汉语走向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商报记者 王东;“对外汉语”2006新趋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9 南开大学文学院 刘善涛;系统研究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结构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吕慎;对外汉语出版:学院派VS实力派[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张晓苏;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冬梅;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整合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徐玲婵;博客辅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陈树峰;从隐喻角度探讨对外汉语熟语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彭云;对外汉语辞格教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钧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彩云;对外汉语朗读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敏;对外汉语轻声词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Do Huu Hoang Bach(杜有黄百);对外汉语跨文化的教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欢;对外汉语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40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340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6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