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反义词的不平衡性教学
发布时间:2017-12-28 23:18
本文关键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反义词的不平衡性教学 出处:《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们在学习和运用反义关系的词语时,就会发现它们并非都是一一对应的反义词,而更多情况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反义网络。这种现象就是现代汉语词语中的反义关系不平衡性现象。作为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掌握汉语的反义词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了,而汉语词语的反义关系的不平衡性无疑又给学习者增加了难度。本文的论述重点就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反义关系的不平衡性的教学。
[Abstract]:When we learn and use the words of antonymy, we will find that they are not all one-to-one antonyms, but more often than not, they are a complex antisense network. This phenomenon is the imbalance of antisense relations in modern Chinese words. As a native Chinese speaker, it is difficult to master the antonyms in Chinese. However, the imbalance of the antonymy relations of Chinese words undoubtedly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learners. The main point of this article is how to teach the imbalances of the anti sense relationship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H195.3
【正文快照】: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指出:“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1如:生——死;有——无;黑——白;大——小;等等。“多义词有几个意义,它的每个意义都可能有反义词,”2并列举了“开”的三个义项各自的反义词:花开——花谢;开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国珍;;“U薄笆场薄耙崩碧婊坏牟黄胶庑约捌淙现猍J];古汉语研究;2010年01期
2 富天飞;;反义词及反义词的不平衡性[J];文教资料;2007年14期
3 王春波;;扼住喉咙的文化心理——论反义词使用的不平衡性[J];青年文学家;2014年15期
4 张巧丽;;“多”和“少”在使用中的不平衡性[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黄理兵;从语言看时空观念的不平衡性[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邓志强;;《幽明录》复音词构词的不平衡性探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李文莉;;地名中方位词使用的地域不平衡性——基于涪陵地名的比较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J];;年期
,本文编号:1347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34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