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外国留学生在快速显示条件下阅读汉语句子的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2018-02-04 02:43

  本文关键词: 阅读理解 外国留学生 阅读技能 学习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 语言学习 阅读能力 理论问题 实验结果 呈现方式 出处:《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语言学习理论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这方面的研究力量还很薄弱.我们作为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者,既已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theory of language learning. As psycholinguistics researchers, we have
【作者单位】: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分类号】:H195.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猩出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语言学习理论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这方面的研究力量还很薄弱。我们作为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者,既已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的重要意义,也就想为它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在这里不顾浅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蕴轶;阅读活动中的认知与情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蒋德红;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综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周建华;关于儿童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吴玉梅;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及素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陈芙蓉;试探影响有效记忆的情感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李喜芬;英语学习动机与成绩、策略的相关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郭士香;职业中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英文)[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侯彦宾,梁春生;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刘绯绯;关于外语教学目标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洪焕梅;;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曹承弼;;语境分类及其作用的初步探索(英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范敬民;;基于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婕;;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及其启示[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佟乐泉;张一清;;儿童语言学习若干问题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7 佟乐泉;;儿童的言语习得和语言学习[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陈菲;;幼儿认字教学测验评估报告[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9 胡妍;;论话语理解的语义联想策略[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陈海庆;语篇连贯:言语行为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彭利元;论语境化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10 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奇敏;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网络资源[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朱彦;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词素义的提示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郑桂玲;情感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林敏;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记忆与观念、策略[D];暨南大学;2001年

5 马骏;第二语言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张艳;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初探[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魏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初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余波;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刚;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湖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薇;周金声;;非中文专业留学生汉语阅读课教学方法初探——以华中农业大学学习农林专业的留学生为例[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孟瑞森;;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外国留学生培养[J];语文学刊;2011年13期

3 于淼;;开设留学生预科教育及改革汉语教学的探讨——兼论高效预科教育的市场价值与可购买度[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4 常云;;语素意识对留学生汉语阅读的作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5 谭惠敏;;“不得不”与“不能不”的辨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杨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融入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7 董玲;;对外汉语的形声字教学[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8 黄春霞;;第二语言学习者专业背景对HSK阅读成绩影响的项目功能差异检验[J];考试研究;2011年05期

9 金桂桃;;从语义范畴的角度看“想”与“考虑”的差异——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4期

10 吴焕宝;;试论多媒体与对外汉语教学[J];才智;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平;;外国留学生的阅读偏离与得体性[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2 李济洪;王凯华;王瑞波;;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中文阅读理解技术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徐静;牛欣;;“英语入学、汉语不断”的来华留学生中医药高等教育新模式探索[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张志昌;张宇;刘挺;李生;;基于浅层语义树kernel的阅读理解答案句抽取[A];第三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娜;李济洪;;基于语义标注的中文阅读理解语料库的建设[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朴贞姬;郭曙纶;;我看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从留学生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系列研究之一[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利红;;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新思考[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荣;刘娅莉;;欧美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与汉语水平的提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词典》编写组;徐德宽;杨同用;张会;刘兰民;;《现代汉语常用实词搭配词典》编撰中的几个问题[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海润;亢世勇;;《多功能现代汉字辞典》的特点与不足[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殷新宇;东南亚学子钟情彩云之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2 雨轩;插上语言的风帆 让中华文化远航[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崔希亮;“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N];人民日报;2006年

4 杨一苗 丁静;陕西“方言角”吸引外地游客[N];西部时报;2006年

5 艾跃进;要尊重我们的母语[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 王路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汉语国际推广工作[N];光明日报;2007年

7 梁益琴;在中国学汉语很愉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刘菲;扬起语言的风帆,让中华文化远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胡元平 刘静;国际汉语教学需要什么样教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张卓;悠悠古韵 勃勃生机[N];吉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静;第二语言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任务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汉卫;华语阅读测试论[D];暨南大学;2008年

3 杨蕾;词汇知识与词汇应用能力关系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琳;关联理论及其对阅读理解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樊洁;情境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邱玲玲;可视化与非可视化教学方法对不同文章背景知识的教学效果的实证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4 罗冬梅;论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在二语阅读的应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范连义;心理图式与阅读理解[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陶凤鸣;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官芬芬;元认知策略在阅读中的作用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05年

8 杜瑞杰;多义词对阅读理解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9 李璐;模糊容忍度和阅读理解的相关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李佳楠;新汉语水平考试(HSK)阅读理解型试题的研究与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89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489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2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