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汉语文化词典释义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8-02-11 21:50

  本文关键词: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 汉语文化词典 文化词 释义 出处:《辞书研究》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世界汉语教学需要一部汉语文化词典。文化词语就是义位中包含民族文化语义成分的词语,包括不对应词、背景词、文化伴随意义词。不同语言中基义相对应的词语,其民族文化语义的差异主要是通过对比发现的。汉语文化词的释义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论原则;客观性和思想性兼顾的原则。对汉语文化词释义需要设立抽象意义参数,包括:语义类别、释义、用法标注、搭配、例证、同义词、词源与理据信息、参见系统。文章具体讨论了汉语中文化伴随意义词语、不对应词和背景词的释义模式。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n the world needs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words are words that contain the semantic elements of national culture in terms of meaning, including non-corresponding words, background words, cultural concomitant meanings, and words corresponding to basic meaning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ir national cultural semantics are mainly found through comparis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words should adhere to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the unity of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principles, the principle of holism; Abstract meaning parameters should be set up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words, including: semantic category, interpretation, usage tagging, collocation, illustration, synonym, etymology and motivation information. Refer to the system.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discusses the interpretation patterns of cultural concomitant words, non-corresponding words and background words in Chinese.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语信司与鲁东大学共建汉语辞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科研项目Yb115-08、YB115-4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M5013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德春;;国俗语义学和《汉语国俗词典》[J];辞书研究;1991年06期

2 壬人;《词的语言意义、文化意义与辞书编纂》读后[J];辞书研究;1999年02期

3 章黎平;解海江;;汉语文化词典收词的科学性原则[J];辞书研究;2008年04期

4 解海江;章黎平;;词典编纂理念的二度转向[J];辞书研究;2010年06期

5 吴国华 ,吴宏金;俄汉文化伴随意义词汇对比研究(论文提要)[J];中国俄语教学;1989年02期

6 吴国华;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春燕;上义词与下义词的选用[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刘艳;浅析英语中语境对意义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周海鸿;;《红楼梦》前八十回匾额翻译中的超额和欠额现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张小红;;语言背后的镜子——简析预设在语言概念功能中的深层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李先华;;唐诗词语隐含义个案考察及相关问题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陈芙蓉;试论语境中的语义理解[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易保树;;数量词的认知语义扩展:从精确到模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侯松山;张莹;;《洗澡》英译本中归化翻译策略的使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李雯婧;;预设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黄宇红;;再析“非常”的词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明;;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金忠;;面向专业俄语教学的俄汉学习词典设计[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陈晶;;汉俄科技术语词典中若干问题分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金忠;;对建构汉俄科技术语词典编纂理论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储常胜;;语言与文化——浅析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李传芳;;EGP词义石化对ESP词汇学习的负迁移——基于对商务英语英汉翻译的实证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煜;;《楚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九歌山鬼》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国少华;;论阿拉伯语词义指称范围的文化标记[A];当代阿拉伯问题研究——“当代阿拉伯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罗琳;刘金凤;郭嘉伟;亢世勇;姜岚;;汉语文本蕴涵库的设想与实现[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吕明臣;话语意义的建构:言语交际过程中主体的认知加工[D];吉林大学;2005年

9 许国萍;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戴忠信;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个体体验理论视角[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宇红;《俄汉详解大词典》视域下的观念词счасть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李明;论英语习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伟娜;英汉谚语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魏春妮;“一样”结构的语义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赵蓉梅;语境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卢艳艳;动词“打+N”的语义语法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安兴;《朗文现代英语词典》第三版例证安排的启示[J];辞书研究;2003年04期

2 R.R.K.哈特曼 ,胡美华;词典使用者观察:特别关注跨语词典[J];辞书研究;2003年05期

3 徐海;《新牛津英语词典》的创新与英语单语词典编纂的新趋势[J];辞书研究;2004年02期

4 彭文钊;论词的文化释义的理论依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姚小平;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1期

6 杨永林;色彩语码研究——进化论与相对论之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7 源可乐;《新牛津英语词典》(1998)的编纂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6期

8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9 杨永林;色彩语码研究一百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1期

10 王宗炎;向《新牛津》学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波;;浅析古今偏义复词的差异及其原因[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2 吴鹏;;“参省”释义考[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3 刘光蓉;;《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释义校补[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刘薇;宋闻兵;;《世说新语译注》词语札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5 孙苹;;《文心雕龙·神思》篇中“阅”字考释[J];考试周刊;2011年39期

6 朱成华;;“王霸”补释[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7 刘伟;;浅析“宗教”[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4期

8 张乐成;;浅析《汉语大词典》对“户”的释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9 马钦忠;;关于“弥漫”的三个关键字释义[J];东方艺术;2011年13期

10 夏立新;;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与词典释义[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喜;余富林;;英语词典释义中的一个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匡倩;;词语的表达色彩和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东红;;彩铃论[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C];2008年

4 李力;;释义另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胡中文;;汉语词语的表达色彩与语文辞书的释义规范[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6 李尔钢;;论语文词典的专科词条及其释义[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7 巢峰;;专科词典释义十法[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8 牛若平;;穴之名 穴之道[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关瑞明;陈力;;泉州官式大厝的词源及其读音释义辨析[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岩;;收词图新 释义求精——《最新中国新语词典》编纂一得[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晓林;真3G?伪3G? 挣扎与冲撞下的3G释义[N];通信产业报;2003年

2 子文;名牌释义的启示[N];中国矿业报;2004年

3 陈慧;从苏珊·桑塔格的“释义”说开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包宗华;“泡沫”释义扩大化带来的混乱[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5 王琦;企业与学校的闭环释义[N];中国石油报;2001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释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7 王克之;伊犁部分地名释义[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4年

8 ;以太网名词释义[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释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释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朱习文;古天文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胡丽珍;《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军;英语叙事篇章中间接回指释义的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吴汉江;汉语物象词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穆俊霞;《素问释义》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8 吕浩;《篆隶万象名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小兵;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基本词汇自动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木拉特(VELMYRAT ANNAYEV);从《汉土词典》的编写看双语词典编写的若干问题[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群英;评价词组释义和句子释义在生词的理解和运用上的有效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2 周道娟;《现代汉语词典》新旧版本动词、名词、形容词同一义项释义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3 齐艳艳;《现代汉语词典》单音节副词词性标注、释义及条目分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4 商艳涛;《篆隶万象名义》释义上存在的问题研究(部分)[D];河北大学;2003年

5 牛刘伟;英汉新闻用语词典释义信息的改进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6 傅启龙;释义在二语心理词汇重建中的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沈桂丽;现代汉语的语词定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根平;经学背景下的《说文解字》[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柳榕;《法华传记》校读札记[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刘亮;《四声篇海》引《玉篇》研究(部分)[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04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04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f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