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例句设计
本文关键词: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例句设计 语境 出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语境中掌握词汇、词的教学与句子的教学相结合是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设计恰当的例句用以形成恰当的语境至关重要。例句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层面的限制因素,应有效展示词汇的语法特点、提供充足的语义信息、具有实际的语用价值。
[Abstract]:Vocabulary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vocabulary in context, combining teaching and sentence word teaching phas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so the design of appropriate examples to which is the proper context. The design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grammar, semantic and pragmatic constraints on the level of that should show the vocabulary grammar features effectively, provide plenty of semantic information, pragmatics has actual value.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2006jqw038)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艳;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语境的设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周小兵;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J];辞书研究;1997年01期
3 袁嘉;汉语交际文化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7期
4 王凤兰;语用能力、语境与对外汉语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
5 孙新爱;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周利芳;谈对外汉语副词教学中的语境利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7 江新;词汇习得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03期
8 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01期
9 梅立崇;谈文化与词汇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01期
10 王建华;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张明雪;;浅谈如何上好对外汉语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曹筠;文本意蕴在文化语境中的显现——《无窗》读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4 季益静;;论《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初中等)》的离合词标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木欣;谈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个原则[J];八桂侨刊;2003年05期
6 方艳;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语境的设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曹鹤;;论语体和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8 杨晶晶;;从单语外向型词典的编纂看外国留学生使用“难免”的偏误[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9 窦丽娜;;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2012年04期
10 李新;;论语境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品晶;;从广告英语看语言选择的语用价值[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远;;浅析对外汉语教师对教学语境的设置[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雪芹;《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建华;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龙海平;已然义“是……的”类句式的多角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扬;语境框架下的言语幽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志成;现代汉语疑问句习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宇炫;泰国中学生汉语使用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祖艳凤;留学生程度副词“比较”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5 李琛颖;普适计算中基于上下文察觉的语境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黄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条件复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剑;对外汉语副词教学之语境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森;基于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谦语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文文;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健鑫;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V_1+V_(2趋)+来/去”和“O”共现句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家荣;语境研究的新视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周小兵;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J];辞书研究;1997年01期
3 王希杰;论语言的环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4 陈桂德;关于词语教学的思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李兴华;;文化背景和英汉词义的差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6 方艳;论词语搭配与对外汉语教学[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年03期
7 马真;;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兼谈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8 王明华;;用在否定词前面的“并”与转折[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9 黄次栋;前提关系及其教学意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10 何兆熊;语用、意义和语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慧;吴慧;;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二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陈杰;;谈语用能力和语境与对外汉语教学[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年16期
3 王笑楠;;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0年22期
4 王凤兰;语用能力、语境与对外汉语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
5 张平;梁正宇;;语用学视野中的对外汉语教学[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6 程乐乐;;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格式教学[J];语文学刊;2006年22期
7 韩蓉;;认知功能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陈作宏;;多媒体在对外汉语高级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魏艳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10 冯晓鸿;浅谈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导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穗萍;吴岩;陈煊之;;语境及常识性知识对代词指认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史瑞萍;白学军;;语境和动词在主题角色指派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戴木才;;现代人的价值观语境与人格转型[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4 陈安玲;;语篇构建的三元互动模式[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5 孙盛涛;;詹姆逊与李泽厚: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个案比较[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映;;新闻客观性:语境、进路与未来[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军;;语用预设及其翻译策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延;;学习型社会语境下的博物馆设计[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王生福;;翻译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歧义分析与词义选择[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江必新;杨科雄;;论公共利益[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张普;现代远程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萍;对外汉语教学图书出版纵览[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6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7 张若莹;更新与提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陈学权;刑事错案,,三种语境下的三重标准[N];检察日报;2005年
10 李凌云 龚云瑞;商业语境下的散文创作[N];宜春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安军;科学隐喻的元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3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李海平;论意义的语境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5 卢国华;五四新文学语境的一种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根辉;计算语用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刘强;先设消解机制的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粟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习用语理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艳丽;词语呈现方式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冉建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D];兰州大学;2012年
4 曹少丽;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郑州大学;2012年
5 王璐璐;对外汉语教学情景剧《快乐汉语》文化元素及传播体验的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郭新亚;浅谈趣味性原则在对外少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2年
7 赵晓琼;颜色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媒介[D];兰州大学;2012年
8 许珊;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同义词辨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汪美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张f^文;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材中文化项目评估初探[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04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0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