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词源研究的世纪展望:计算词源学

发布时间:2018-02-16 09:08

  本文关键词: 计算词源学 二维语义理论 类人语言机器人 认知科学 语言教学 出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计算词源学是由词源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计算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计算词源学的研究对象,是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同源词的处理、研究,等等。计算词源学未来的可能应用领域有:类人语言机器人、类人语言机器人军队、认知科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汉语母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Abstract]:The calculation of etymology by etym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ross, it is a branch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The calculation study of etymology, is th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processing of cognate words research, and so on. It may be applied in the field calculation of Etymology: human language the robot, humanoid robot language cognitive forces, science,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H0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润梅,龚剑,章曙光;机器人足球队的结构设计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郑虹;杨鸿雁;;Rough知识发现在焊接领域中的应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胡毅亭,陈网桦,彭金华,刘荣海;关于建立火炸药安全数据库的探讨[J];火炸药学报;1999年03期

4 孙昌国,,余达太,胡健中,马振平,李宇;旋压机床的自学习运动控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5 胡东红,李德华,关景火,张福旺,杨红岩;中医的四诊特征空间与辨证特征空间[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3年04期

6 冯少荣;从数据库生成PROLOG知识库[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7 刘志鹏,陈斌龙,张小建,孙德强;产品包装设计方案智能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包装工程;2001年02期

8 洪学海;协同式专家系统原理方法及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夏明华;一个动物识别专家系统在PROLOG下的实现[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王小海;关于计算词典学[J];辞书研究;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林江;贾世发;;电网经济运行实时分析监测系统的研究[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张影;;基于Oracle的空间碎片减缓设计专家数据库系统[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张俊萍;冯志伟;;CTT在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冯志伟;;确定切词单位的某些非语法因素[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李晋霞;;面向计算机的“V_双+N_双”结构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迟嘉昱;孙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新进展[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静;郭威娜;李志;;基于专家系统的链条炉优化燃烧控制系统[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宏伟;王滢;姚寿广;;数据库技术在船舶动力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表示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吴刚;德熙嘉措;黄鹤鸣;;印刷体藏文识别技术[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谢莎莎;幸璐璐;王侠;孙甲松;;基于词图搜索的受限领域语音识别方法的改进[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皓玮;行车指挥系统的Petri网建模与列车运行调整的遗传优化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0年

2 李桃;烧结过程智能实时操作指导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3 董建华;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产品设计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李春梅;基于Internet/Intranet和Multi-Agent的企业经营战略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5 王雅琳;智能集成建模理论及其在有色冶炼过程优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6 孙晋文;基于Agent的智能交通控制策略与可视化动态仿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7 孙立成;船舶避碰决策数学模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8 姚俊峰;人工智能与混沌理论在铜锍吹炼炉实时仿真与优化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9 李广建;个性化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2年

10 唐平;多智能体系统冲突消解与智能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法军;基于超媒体的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北工学院;2000年

2 张勇;粗集理论及其在心电图自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3 何俊杰;船舶航向智能模糊控制系统及其仿真[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娄(王廷);现代汉语分词系统通用性设计及切分歧义处理[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5 夏姗姗;归纳逻辑程序设计系统向约束方向的扩充[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6 朱彦;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词素义的提示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光辉;加热炉炉温预测模型及软件组件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9 陈颀;烟叶复烤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10 蔡丽;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控制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菡;;以“番”为声符的同源词语义系统解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李娟;;《史记》《汉书》异文中的同源词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黄行;;语言识别与语言群体认同[J];民族翻译;2009年02期

4 郭辉;;淮北方言的“拜”字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龚永标;;因声求义——试论郑玄的语源学开基引绪[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胡海琼;;上古以母研究述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魏清源;;大徐本《说文》未释之亦声字[J];中州学刊;2011年04期

8 哈斯巴特尔;;关于满语辅音k、h、ɡ[J];满语研究;2011年01期

9 梅晶;;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教学探析[J];文教资料;2011年23期

10 曾德万;;略述外国语言学家对汉语的认识[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悟云;;汉藏二族,血肉相连——生物学与语言学的视角[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2 吴启禄;;布依族古籍翻译中的方音处理[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3 杨涵清;;布、傣、壮语音词汇的比较和文字联盟的建议[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4 王伟;;关于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5 王邦容;;创制侗泰语族统一拉丁字母文字[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6 邓晓华;;论客家话的来源兼论客畲闽关系[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7 陆招英;;语系假设与闽方言侗台语底层词初探[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马秉义;;汉英比较:“走”的音义联想[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戴庆厦;;汉藏语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10 雷楠;;凤凰山畲语词汇析[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陈保亚;陈保亚:语言的独特类型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同济大学 高宣扬;寻求最完美的游戏[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邓晓玲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破解语言分裂的时间深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曲彦斌;网络民俗语言探析[N];人民日报;2000年

5 瞿霭堂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突破与发展:历史语言学研究在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石福祈;西方哲学中的“符号”概念[N];光明日报;2010年

7 郑张尚芳;“汉”字的上古音读法[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继明;《广雅疏证》同源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卞仁海;杨树达训诂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甘勇;清人小学注疏五种词源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魏宇文;《释名》名源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国一姝;基于通假字的上古声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蔡永贵;汉字字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倪a鱝v;字奮曑O聜奮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北京大学;1997年

9 覃小航;壮侗语族“史籍、口语词”语源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崔霞;独龙语系属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珏辰;《广韵》通、江两摄阳声韵同源词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袁健惠;论汉语同源词研究的多维视角[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3 严宝刚;“语言联盟”论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沙塔尔·沙拉木;吐鲁番土语词汇词源学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5 李娟;联绵词考源和性质探讨[D];西南大学;2009年

6 周国平;新灵壮语和曼谷泰语同源词(名词)的词义差异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7 熊南京;普标语在仡央语言中的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郭向敏;《白虎通》声训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华平;古代汉语语义现象的认知隐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杨小勇;清末民初汉语同源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15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15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c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