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汉语焦点重音的韵律实现》出版

发布时间:2018-02-27 06:00

  本文关键词: 韵律 重音 对外汉语 语义焦点 出版发行 语言 大学出版社 声调组合 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 出处:《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曹文博士的专著《汉语焦点重音的韵律实现》于2010年4月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北京大学沈炯教授作序。书中通过发音分
[Abstract]:The prosody realization of focus stress in Chinese was published by Beijing language University Press in April 2010. The book is written by Professor Shen Jiong of Peking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分类号】:H1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家驰;毛泽东诗词的语言艺术[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吴长城;诗论二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姜敏;小论诗词叠字的音乐美——从易安词《声声慢》谈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王锡伦;《女神》的艺术特色[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薛滔;郭沫若谈诗歌创作[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朱一桂;英语诗词格律浅说[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7 林杉;问题解答[J];中国医刊;1980年08期

8 王端玮;;节奏、节奏感及其训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9 黄天骥;;把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些——论传统诗歌声调和新诗的格律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刘湛秋;;给诗的探索以生存的权利[J];上海文学;198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邝健行;;初唐题下限韵律赋形式的观察及引论[A];唐代文学研究(第八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2 林勉;;粤语构音障碍患者的语音纠正[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3 袁广;;试论科技期刊版面编排艺术[A];学报编辑文集[C];1991年

4 廖扬敏;;《诗经》的韵式与偶句韵成因探索[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陈韵;;诗与人的互动——从构造寄托到还元体会论《诗经》中以谱系入诗的现象与意义[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沈原;毛必扬;;清宫满文诗歌的韵律[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7 曹一鸣;吴振川;;“广西派针法”与罗哲初[A];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C];1987年

8 樊英民;;关于李白诗歌声韵的札记[A];中国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9 蔡莲红;周俏峰;;音频合成与语言合成[A];第三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卢绪纲;陈道文;;听觉频域尺度谱表达[A];第五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童兆祥;让消费者动心[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2 晓辉   ;时尚健身法三则[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3 朱胜龙;好书还要勤吆喝[N];新闻出版报;2000年

4 阎晶;出版物广告形式设计的美学原则[N];新闻出版报;2000年

5 徐励;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N];音乐周报;2000年

6 王致诚;生命风景线[N];中国体育报;2000年

7 李日升;家具布置的几条原则[N];中华建筑报;2000年

8 蒋爱民;在语言上下一点功夫[N];北京日报;2001年

9 山东 毛兴武编译;高品质电子鼓音响电路[N];电子报;2001年

10 许怀中;耐人寻味之作[N];福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姜美玉;汉语口误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顾颖;艺术意味的生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蔡英杰;《孙子兵法》语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4 熊子瑜;自然语句边界的韵律特征及其交际功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侯传文;话语转型与诗学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6 赵彬;挣脱文字梦魇后的舞蹈与歌唱[D];吉林大学;2005年

7 刘富华;中国新诗韵律与语言存在形态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朱麟;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朴镇秀;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量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海玉;刘长卿五言律诗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吴南松;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回顾与思考[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3 李红兰;英汉致谢语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柳京春;汉语表达过程中的复用现象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5 李彦兴;喇嘛甸油田葡I 1-2储层精细地质研究及在聚驱开发中的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6 汪彬;《忽必烈汗》关于诗艺的审美接受[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7 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8 黄蔚红;[D];郑州大学;2002年

9 向琳;论古诗英译的音美再现[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春卉;“动+名”偏正结构形成原因的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41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41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5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