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单位的同一性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本文关键词: 语言单位的同一性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 汉英对比 出处:《语言与翻译》200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借鉴语言单位同一性的理论,分析了留学生在学习现代汉语语法方面出现的一些偏误,指出了错误的根源。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identity of language units ,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mistakes in studying the grammar of modern Chinese , and points out the causes of errors .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华梅;;维吾尔族学生使用交互动词偏误分析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于康;;日语偏误分析(1) “津波、台槰などの言処をまず思い浮かぶ”错在哪儿[J];日语知识;2011年07期
3 张全生;何真;;中亚留学生汉语副词“才”和“就”的偏误分析[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4 董华荣;郑培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法学习中的偏误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李燕洲;;越南留学生汉语“是……的”句偏误分析[J];语文学刊;2011年11期
6 曾立英;;留学生汉语词语表达偏误的类型及教学策略[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年01期
7 辛亚宁;;意大利留学生习得汉语两字调的偏误分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杨阳;;留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9 李飞;;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把”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张燕平;;“能”与“可以”的偏误分析[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邓瑶;;PSC中双音节词语轻重格式的常见偏误分析及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6 袁义春;;小学生语言偏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曾文雄;;对比语用学研究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张建强;;略论中介语理论与PSC[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文访;鲁川;;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结构顺序——汉英对比的认知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宋丽娴;;斯瓦希里语学生汉语一级元音习得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4 番秀英;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王洁;汉语中介语偏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6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李遐;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萨仁其其格;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卢智f,
本文编号:1544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4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