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语素猜词的语言理解策略及其价值

发布时间:2018-02-28 20:54

  本文关键词: 语素猜词 语义理解 教学策略 出处:《修辞学习》200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语素猜词就是通过语素辨识来理解复合词的语义。本文依据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等研究领域的成果认为语素猜词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当前语素猜词研究的现状,提出语素猜词的若干策略,并从大纲、教材、教学、测试几方面提出语素猜词的教学建议。本文可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帮助,也可为计算机对未登录的复合词语义理解提供支持。
[Abstract]:Morpheme guessing is to understand the semantics of compound words by morpheme recogni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nsider that morpheme guessing is feasible and necessa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rpheme guessing,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morpheme guess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rom the aspects of syllabu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This paper can provide help for teaching Chinese vocabulary as a foreign language, as well as support for the computer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unrecorded compound word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宝荣;汉语语素组合关系与辞书释义[J];辞书研究;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春燕;上义词与下义词的选用[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刘艳;浅析英语中语境对意义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王德寿;走向成熟和繁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我国(大陆)近20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婷玉;;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型词典释义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八版)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邢富坤;宋柔;;自动词性标注中语法因素和词汇因素对英汉语的不同影响[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3 万菁;姬东鸿;任函;冯文贺;;汉语复合名词短语特征结构的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4 陈波;姬东鸿;孙程;吕晨;;基于特征结构的汉语主谓谓语句语义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5 匡海波;李斌;王嘉灵;王帅;陈小荷;;汉英词汇隐喻属性的对比分析与互增益技术[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6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7 金明;;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旷金辉;汉英名词前置修饰语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林琳;“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隐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纪田;语义语法与翻译表达[J];中国翻译;2001年01期

2 刘云汉;语义理解与语境制约[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冯书彬;语义理解、语境分析与翻译措词[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王青;;语境和语义与英语词汇教学[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赵鸣九,万明钢,马明强;7-9岁汉、藏、东乡、保安、裕固、哈萨克族儿童语义理解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1989年02期

6 王英宏;;试论语境对语义理解和语言运用的意义[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金薇;;浅谈认知语境与语义理解[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8 禹琴;;应用英语翻译中语义问题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朱丽;;论语境与语义理解[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孙瑛瑛;;试论语境在语义理解中的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新晨;刘守印;;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策略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张文华;熊伟章;;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核心知识的教学策略研究——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之教材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李烈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的研究[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学;;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学习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刘如平;许春芳;刁瑞珍;赵莉;魏孝章;;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孙经钰;任秋洁;王宇昕;;主题知识网站应用于教学的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7 张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武文远;龚艳春;胡澄;陈广林;;基于创新教育的光学教学策略[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9 张有霞;;英语教学中的三大原则及其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10 于大鹏;;浅议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 健;课改:质量就是生命[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延安慧泽小学 孙丽丽 宝塔区第三幼儿园 张丽;浅析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N];延安日报;2010年

3 白河二中 钱运龙;浅谈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N];安康日报;2010年

4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陈敏;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学生[N];学知报;2010年

5 砚山县维摩乡长岭街小学教师 莫献华;低年级语文设疑教学策略浅析[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6 滨海新区汉沽第一中学副校长 李树林;元认知理论下的反思式教学策略[N];天津教育报;2011年

7 吴川市第一中学 李建华;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自学引导式教学策略初探[N];湛江日报;2007年

8 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丹;浅谈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N];周口日报;2008年

9 大丰市第三小学 王晓燕;公开课应把握四个“指向”[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四川省青神县学道街学校 邵晓红;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兄;基于图式的数学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康世刚;数学素养生成的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李明振;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黄梅;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任剑锋;非面对面CSCL交互行为促进策略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映学;初中学生空间与图形认知技能获得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辉;甘肃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乔宇;小学英语愉快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姚奇杰;学生物理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其教学策略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林劲柱;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文培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导学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晓英;国有民办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调查与教学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济莉;初中生物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俊伟;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范翠欣;建构中职语文教学的情感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运江;高中教学有效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48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48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7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