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语教材综合研究及分析
本文选题:教材研究 切入点:日本汉语教材 出处:《汉语学习》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1998年至2007年在日本出版的各类汉语教材为对象,分别从教材的现状、结构、特点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指出了日本汉语教材的两极化现象,弥补了日本汉语教材研究上的缺憾。日本出版的汉语教材分为供学校课堂用的教材与课堂外教材。文章探讨了这两类教材的结构、水平等级、内容安排、教材形式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指出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对中日两国教材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日本汉语教材改革提出了具体方案。这对推动日本的语言教学、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及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意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various Chinese textbooks published in Japan from 1998 to 2007,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xtbooks, and points out the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of Japanese Chinese textbooks. The Chinese textbooks published in Japa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ose used in the classroom and those outside the classroom.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ructure, level and content arrangement of the two kinds of textbook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oncrete plan for the reform of Japanese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which will promote the language teaching in Japa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for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re of certain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分类号】:H19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勇;边注和查词典等输入调整对留学生伴随性词汇学习的作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2 郭春贵;;日本的大学汉语教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春姬;;关于加强对韩初级汉语教材针对性的一些思考[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点熙;七种汉语教材选词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蔡丽;海外华语教材词汇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张虹;日本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及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小红;华文教材课文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林敏;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金志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初级听力教材编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宇清;中级汉语综合教材练习设置与编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娜仁图雅;新中国对日汉语教学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07年
9 闫峰;日本明治时期商用汉语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吴菲;《日汉英语言合璧》语音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讯[J];外语教学;1980年01期
2 邓惠伯;桥本兴家[J];世界美术;1981年01期
3 郑慧生;《中国历史》课本商代部分教材研究问答[J];史学月刊;1982年02期
4 ;《中学语文备课手册》编写说明[J];语文教学通讯;1983年01期
5 方伯荣;鸳鸯绣罢任君看 并将金针度与人[J];成人教育;1984年06期
6 朱昌彻;物质具有可知性吗?[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7 吴中杰,李贤浚;科学·实用——《语文教学与研究》八五年一、二、三期读后[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06期
8 李洛川;锐意革新 开拓前进[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08期
9 海舟;;暗藏机锋 实有所指——谈《芋老人传》的主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10 ;切实抓好教材研究 促进教学改革 开放实验室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红河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忠平;马其华;秦忠诚;;《煤矿开采学》课程系列教学研究[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冯岁平;;日本徐霞客式的学者——竹添井井[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煦日和风 海峡盛会——记全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胡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王德强;;引导教师走科研强师之路[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刘克;雷亮;;新疆医科大学教材建设及教材管理的改革与实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出版说明[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8 徐家祯;;从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看编写海外初级汉语教材的一些原则问题[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9 吴勇毅;;从任务型语言教学反思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10 刘颂浩;;关于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趣味性问题[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长 韩绍祥 总编辑 魏国栋;高歌猛进 继往开来[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范树立;“轻松”并非轻松而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3 记者 王劲松;“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开题[N];光明日报;2002年
4 周丽英;中国当代科普作品走进中学语文课本[N];科学时报;2002年
5 程材;教材建设国家队的追求[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安翔 张玲;课程教材研究也要与时俱进[N];经济参考报;2003年
7 实习生 李雪林;2003上海教育“大兴土木”[N];文汇报;2003年
8 记者 焦清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全力打造三大出版基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9 ;兴趣催生动力[N];电脑报;2004年
10 刘颖;“探索年”初获成效[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友兰;试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莹;口语教材述评[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周琼;高中化学习题功能与编制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范元玲;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胡文亚;中学文史教材人文价值的流失及其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五一;上海市H版初中语文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陆薇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蔡忠平;初中语文教材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惠卿;语文人本化教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春芳;中国翻译教学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吕英花;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中的教材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70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7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