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英语母语者普通话声调习得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3-24 09:53

  本文选题:英语母语者 切入点:声调习得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年02期


【摘要】:普通话声调习得问题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有关英语母语者普通话声调习得的研究,早期以经验性总结为主,近年来,声学分析、脑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中来。本文从英语母语者习得声调的产出研究和认知研究两方面出发,对前人的文献进行了细致梳理,以期能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acquisition of tones in Putonghua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B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roduction of tone acquisition by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nd cognitive research, in order to help them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The related personnel of the study provide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倪彦,王晓葵;英语国家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分析[J];汉语学习;1992年02期

2 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3期

3 桂明超;杨吉春;;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干扰[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4 陈_g;;苏格兰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声调音高的实验研究——以两名发音人的语音样本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2期

5 牟宏宇;原猛;冯海泓;;双耳分听汉语普通话声调研究[J];声学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晶晶;美国和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阳平与上声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励强;;美国高中学生汉语拼音学习过程中的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J];海外英语;2012年06期

2 安然;张仕海;;留学生汉语音节感知差异探析[J];汉语学习;2007年04期

3 曹贤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学习者语言分析方法述评[J];汉语学习;2009年06期

4 周小兵;王功平;;近三十年汉语作为二语的语音习得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2010年01期

5 翟艳;;留学生汉语二、三声的教学途径[J];汉语学习;2010年05期

6 唐智芳;祁辉;;外国学生汉语静态声调习得偏误分析——基于对巴基斯坦学生单字调的调查研究[J];汉语学习;2012年01期

7 石绍浪;;声调教学改革刍议——基于对北语三年级本科留学生双音节词声调习得的抽样调查[J];长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池杨琴;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王汉卫;基础阶段声调教学四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茂林;;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张彦;;德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问题[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韩维新;;粤语常用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习得偏姢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默;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浮现过程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段海凤;藏语安多方言词重音对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宋时黄;韩国学生汉语简单介绍句韵律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5 薛晶晶;美国和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阳平与上声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6 张茹;汉语普通话发音自动评测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周宝芯;泰国、印尼学习者汉语韵律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逸飞;汉西语音对比以及针对西语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路;中级水平韩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顺序考察[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桂生;英语国家学生母语文化迁移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颖;浅谈亚裔儿童汉语声调的习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君如;普通话阳平和上声的感知空间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曾苗;柬埔寨王国桔井省中山学校学生汉语习得情况及相关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史进;菲律宾学生汉语听力初级阶段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慈映;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潇;中高级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幼敏;日本人学汉语中的声调语调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王韫佳;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3 冯丽萍,胡秀梅;零起点韩国学生阳平二字组声调格局研究[J];汉语学习;2005年04期

4 严彦;;美国学生习得第三声的声调情境变异研究[J];汉语学习;2010年01期

5 池杨琴;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徐瑾;;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7 王功平;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偏误实验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彭玉康;胡袁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回望[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张林军;;母语经验对留学生汉语声调范畴化知觉的影响[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10 陈默;;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的实验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海燕;;以汉语为母语者时空认知的心理现实性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李燕芳;梅磊磊;董奇;;汉语母语者视听双通道言语知觉的特点及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3期

3 周小兵;;非母语者汉语语法偏误研究程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1期

4 Herbert Mushangwe;;从以修纳语为母语者角度来解释汉语里“让”字的歧义问题[J];语文学刊;2014年02期

5 张蔚;;英日母语者在学习汉语形容词时迁移作用的异同[J];知识经济;2010年21期

6 王韫佳;李美京;;调型和调阶对阳平和上声知觉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0年09期

7 周晓芳;;欧美学生叙述语篇中的“回指”习得过程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3期

8 姚倩;;利用韵律信息解读“都”字句歧义的实验研究——汉语母语者与二语者的对照[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9 李晓琪;以英语为母语者学习汉语关联词难点及对策[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温宝莹;;日本学生汉语元音习得的实验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2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检验“非宾格陷阱假设”[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丹;英日韩留学生对汉语话题句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李晓朋;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二语语调偏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静;母语和非母语者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引言的体裁对比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4 高晓璇;关于会话场合下反语的中日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王强;外国人习得中文截省句情况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谢敏灵;英语母语者汉语结果补语结构习得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7 张丽娟;英德母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和发音[D];北京大学;2012年

8 吴愁;德语母语者汉语词汇习得偏误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9 石轶敏;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双宾与格的自推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洪淳;英语母语者汉语致使结构习得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57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657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