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国汉语推广
本文选题:华文教育 切入点:中国推广汉语计划 出处:《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摘要】:海外华文教育在历经风雨之后再度焕发活力,纵观其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国汉语推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推广汉语对中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借助中国推广汉语计划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是在世界汉语热背景下华文教育应关注的课题,而充分利用海外华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也是中国汉语推广的题中应有之意。
[Abstract]: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has been revitalized again after the storm and rain. Looking at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in China. Promoting Chine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a.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China's Chinese promotion program is a topic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ntext of the world's Chinese craze, and th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resources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promo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宗世海;王妍丹;;当前印尼华文师资瓶颈问题解决对策[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玲;试论当代华侨华人社团的若干特点[J];八桂侨刊;2002年01期
2 郭立珍;鸦片战争前中国海外贸易对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影响[J];八桂侨刊;2005年02期
3 温北炎;印尼问题国内外近期研究述评[J];东南亚研究;2002年01期
4 纪宗安,颜丽金;试析吧国华人公堂的盟神审判[J];东南亚研究;2004年03期
5 邱建章;论晚清政府的华侨经济政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张应龙;客家华侨对东南亚采矿业的贡献[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01期
7 陈剑峰;论中国和东盟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基础[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郭立珍;明后期同东南亚地区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向军;;简论华侨参与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生产经营条件[J];兰州学刊;2006年06期
10 薛秀霞;印尼华侨移民的历史考察[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白庆哲;华侨华人与两岸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向军;晚清华侨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婧;世界交往新潮与中国主动走向世界机遇的错失:1760—1840[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良玉;冷战后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6年
3 仲微;东南亚华侨汇款与近代福建地区侨乡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晓莉;面向印尼人的汉语网络课件设计与实现[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张雪;18-19世纪吧城华人社会婚姻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林琳;17-18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瓷器贸易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尧瑶;印尼排华经济政治因素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8 郭婕妤;印尼族际关系中华人的困境[D];厦门大学;2007年
9 陈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吧达维亚华人社会状况[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马跃,温北炎;印尼华文教师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从社会问卷调查看印尼华文教育的状况[J];东南亚纵横;2003年09期
2 李秀坤;印尼坤甸等六市华文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宗世海,李静;印尼华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朱孟琴,赵中建;教育分权后印尼教师状况研究及启示[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前进;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恢复的前提和前景[J];国际观察;2002年05期
2 李天锡;东南亚华文教育前景简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02期
3 李天锡;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举行[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年03期
4 吴晓霞;九十年代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改革方向[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苏泽清;论中华文化在华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八桂侨刊;2004年05期
6 高伟浓,杨晶;二战后欧洲华文教育的历史与前景的初探[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谭家健;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J];民主;2004年08期
8 林华东;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华文教育与教学[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9 李荣华;泰国华文教育形势好[J];八桂侨刊;2001年03期
10 黄磊;澳大利亚华文教育之现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袁振华;曾洁;;加强普粤拼音优化教学研究,促进华文教育现代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蔡亲炀;;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育的现况与发展[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闻亭;;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对待目的语群体态度及习得动机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敏;;泰国北部清迈府华人村华语教育及语言使用[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胜林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东南亚华文教育的三次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胥爱珍 通讯员 龙淑英;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教育基地落户我市[N];德州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京生 张燕萍;侨务部门拓展华文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记者 雷辉 通讯员 黄爱华;百余志愿教师赴海外教华文[N];南方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红;华文教育为中华文化“留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孙汝建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院长;华文教育教什么? 育什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红;华文教育牵动众人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世界华文教育大会背景资料[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杨子岩;发展华文教育正当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韩永先 孔俊彬 李豪;全球华文教育方兴未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荣;语言推广与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SIRIWAN WORRACHAIYUT(韦丽娟);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WAI WAI THI (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ZIN YU MYINT(黄金英);缅甸小学本土化汉语教材建设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雪霞;新加坡华语词汇五十年发展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进敏;菲律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刘许;菲律宾华文教育支持者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曹慧覃;泰国清迈市市政府小学华文教育现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黄桂林;缅甸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区华文教育的调查与思考[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黄永涛;泰国华校华文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小荣;从华文教育的角度看海外华人的文化追寻[D];暨南大学;2012年
7 陈美君;老挝华校华文教育的现状、困难与改革[D];苏州大学;2012年
8 刘小妃;越南南部华族华文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甘奇;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变迁[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丽佳;印尼华人社团推进华文教育的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57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657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