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韩国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定语标记的习得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6 21:30

  本文选题:定语标记的 切入点:偏误分析 出处:《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定语标记"的"字是留学生从最初开始学习汉语时就能接触到的词,然而直到中高级阶段,定语标记的偏误依然顽固地存在。究其原因主要与"的"字的使用规则比较复杂有关。汉语本体研究的一些成果虽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解释力但并不适合用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在"的"字的习得研究方面,一些学位论文按照学习者的国别,从中外语言对比的角度考察了留学生定语标记的习得情况。了解留学生"的"字的习得情况可以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统计、分析了韩国中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定语标记"的"字的习得情况。根据韩国学生参加HSK考试的分数,我们将学生分为了三个级别,主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韩国中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定语标记"的"字习得的正误情况。(2)韩国中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定语标记"的"字习得的偏误类型。(3)对比不同级别的韩国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定语标记的习得情况,探寻"的"字的习得是否具有阶段性差异。根据研究,本文发现定语标记的使用频率在"的"字所有的用法中位居第一,不同级别的学生使用定语标记的频率比较接近,都在85%左右。"的"作为定语标记使用时,A级水平学习者的偏误率为1.5%,B级为3.2%,C级偏误为4.7%,表明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定语标记的偏误率逐步降低。在B级和C级水平的学生中,定语标记的偏误在"的"字所有类型的偏误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在A级水平学生的偏误语料中,偏误率最高的是"的"与"地"的互代,这一点与汉语母语者"的"字使用的情况较为相似。在各个级别的学习者中,"的"字在单项定语中出现的次数都多于在多项定语中出现的次数,但"的"字在多项定语中的偏误率始终都高于在单项定语中的偏误率。本文从学生的偏误语料出发,将单项定语分为11类。经统计,韩国学生单项式定中结构中"的"字的偏误次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谓词性短语中误用定语标记形容词以及形容词短语作定语动词及动词短语作定语代词作定语名词及名词短语作定语数量词及数量短语作定语同位定语主谓短语作定语、方位短语作定语固定结构、小句、复句作定语介词短语作定语。同时,本文根据定语标记的出现在单项与多项定语中是否具有同一性,将多项式定中结构分为X、Y两类。得出韩国学生在多项式定中结构中最常见的偏误是遗漏定语标记"的"字。基于本文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五条教学建议。第一,重视对"的"字的教学。在平时讲课时应注意积累学生关于"的"字的语法知识,注意纠正学生的此类偏误。第二,定语标记使用规则的教学应与定中结构和定语标记语法功能的讲解相结合。第三,教学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从学生的实际习得情况出发,重点关注学生容易出错的语法点。第四,帮助学生打好单项定语的基础,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内容与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的汉语水平。第五,对于一些比较常用的,可以不加"的"字直接使用的定中结构,在教学时可以用固定搭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use frequency of Chinese learners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of Chinese learners . In this paper , we put forward five teaching suggestions . First , we put forward five teaching suggestions . First ,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 grammatical knowledge of the words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students ' mistakes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三级)》出版[J];汉语学习;2002年03期

2 朱宏一;汉语词缀的定义、范围、特点和识别——兼析《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的词缀问题[J];语文研究;2004年04期

3 张迁;;谨守汉语文脉[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669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669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