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论两岸对外汉语教学融通词表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8-03-31 00:19

  本文选题:对外汉语教学 切入点:教学词库 出处:《江汉学术》2013年04期


【摘要】:融通词表是融会两岸词汇变异的通用对外汉语教学词表。两岸现代汉语变异的事实客观存在,而两岸现行对外汉语教学词表、对外汉语教材选词尚未处理这种语言事实,这给往来于两岸的外籍汉语学习者造成困惑,也给教学带来困扰。融通词表当属再生性规范词表,其编制的基本原则有三:求同存异、差异度分级和共现原则。语言社会变异理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是编制融通词表的理论依据。融通词表有其基本结构、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词表的研制重点是两岸共同的对外汉语教学词库的建立,难点在恰当处理词汇变异。
[Abstract]:The Thesaurus is a general vocabulary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which combines the variation of vocabulary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The facts of the variation of modern Chines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exist objectively. This has caused confusion to foreign Chinese learners travelling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it has also brought difficulties to teaching. The glossary should be a regenerative normative lexicon,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ts compilation are: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which are: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The theory of social varia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theory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mpiling the relevant lexicon. The research focus i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mon vocabulary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 difficulty lies in the proper handling of lexical variatio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60年来对外汉语教材词汇更替研究”(10YJA740009) 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暨南大学华文教育专业及省重点建设专业暨南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项目(粤教高函〔2010〕96号)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黄人杰;;计算机与教学词表的制订及评价[J];辞书研究;1990年02期

2 吴勇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语法词汇化”问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马清华;;唯频率标准的不自足性——论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词汇大纲设计标准[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2期

4 陈璐;;从汉语国际推广到国际汉语教育——21世纪国际汉语教育研究述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1期

5 史有为;;对外汉语教学最低量基础词汇试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1期

6 苏新春;;对外汉语词汇大纲与两种教材词汇状况的对比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t萾b;台湾华语教育发展史概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蔡丽;海外华语教材词汇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婷婷;符浩;;汉语作为第二外语听力教学研究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2 李天洙;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状况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晓丹;中介语的动态研究对成人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张明莹;中级汉语语法教学体系亟待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5 罗庆铭;菲律宾华语教学中的借鉴问题[J];八桂侨史;1996年03期

6 雷莉,雷华;中美两国对外语言教学的比较与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7 朱志平;作为应用语言学分支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8 吴成年;论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现代文学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王晓辉;;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技法略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宋玉霞;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治敏;;汉语常用名词的自动提取研究—兼论《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词语更新问题[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吉艳;汉语新词语词群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吴志山;定制式数字化汉语教材辅助分析与重组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翟颖华;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现代汉语核心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陈敬玺;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攀;支架式汉字教学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马晓伟;语块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蒙慧怡;澳大利亚中文教材《你好》的特点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4 陈思毅;论从汉语语言能力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暨南大学;2011年

5 苏海菊;论汉字的性质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6 肖莹;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薇;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检讨[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陈伟伟;对外汉语教材语素选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曾伟英;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国俗语义教学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朱明霞;欧美留学生跨文化社交语用失误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景松;周维网;;台湾国语词汇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异[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陈颖;台湾开展华文教育的措施与特点[J];八桂侨刊;2000年03期

3 李亚群;;台湾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特点及评价[J];八桂侨刊;2006年02期

4 唐燕儿;台湾的远距离华文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5 陆俭明;;再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问题[J];长江学术;2007年02期

6 袁慧芳,彭虹斌;台湾华文教育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连志丹;台湾现阶段大力扶持海外侨教的措施与借鉴[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年03期

8 马清华;;偶举成分的并列格式化条件[J];汉语学报;2007年03期

9 李明;港台词语在大陆的使用情况[J];汉语学习;1992年03期

10 齐沛;从信息处理角度看对外汉语教材建设[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南京;二战后台湾语言政策研究(1945-2006)[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汉交;;中国召开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讨论会[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4期

2 汉综;;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吕必松教授赴菲律宾讲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1期

3 ;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记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04期

4 鲁俐;关于完善对外汉语教学兼聘制教师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5 金幼华;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因材施教”[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6 丁启阵;论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7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文国[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2期

8 ;商务印书馆最新推出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22册)[J];民族语文;2006年05期

9 范媛媛;;由结构主义看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11期

10 王晶;;《汉语拼音方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容易形成的若干误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钟玖英;;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对话[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张普;现代远程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萍;对外汉语教学图书出版纵览[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6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7 张若莹;更新与提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孙Y冒,

本文编号:1688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688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0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