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构词与造句: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两个重心

发布时间:2018-04-01 05:21

  本文选题:构词 切入点:造句 出处:《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2期


【摘要】: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要考虑"最低功能"和"最高功能"。中型汉语学习词典的使用者是不具备完备、成熟"中文心理词典"的外国学习者,编纂时应加强汉语构词和造句的处理,以指导外国学习者对汉语构词特点的了解和对汉语用词造句规则的掌握等,这是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两个重心。文章分析了最新出版的汉语学习词典在构词和造句处理方面的具体实践,指出了汉语学习词典编纂需要进一步注意的问题及应把握的原则。
[Abstract]:The minimum function and the maximum func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compiling a dictionary for learn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The users of medium-sized 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ies are foreign learners who do not have a complete and mature "Chinese Psychological Dictionary", and they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word-formation and sentence construction when compiling.In order to guide foreign learners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word-formation and to master the rules of Chinese word-making, these are the two focuses of compiling 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the newly published 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ies in word formation and sentence construction,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need further attention and the principles to be grasped in the compilation of 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i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分类号】:H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红印;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对语素、词的结合能力的说明[J];辞书研究;1999年05期

2 章宜华;语文学习词典的创新与释义问题探讨──评《现代汉语学习词典》[J];辞书研究;1999年05期

3 赵果;“我国”中的“我”——兼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2年04期

4 周上之;;对外汉语的词典与词法[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5 郑定欧;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刍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6 鲁健骥;吕文华;;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编后[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秀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朱大明;;科技论文题名中“研究”一词的使用原则[J];编辑学报;2006年03期

3 杨子菁;评三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及对提高释义水平的思考[J];辞书研究;2001年04期

4 丁炳福;试论汉英词典的词性标注[J];辞书研究;2002年06期

5 张凤芝;谈语用学与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J];辞书研究;2004年03期

6 张占山;;“陆续”与“连续”的区别及词典释义[J];辞书研究;2006年01期

7 岳宣义;;司法行政反腐败功能初探[J];中国司法;2006年02期

8 王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得失刍议[J];东方论坛;2006年03期

9 柳建闽;杨晓丹;;字号、商号、商业名称之辨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胡绪阳;;德性人生:教育的生命视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博;;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同(近)义词”处理模式分析及建议[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姜自霞;;基于义项的语素构词研究在现代汉语词典编纂中的应用——兼论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中的应用[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竟成;;汉语水平考试若干问题的再研究——十年HSK的庆贺与反思[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顾安达;;面向欧美学生汉语教学的观察与思考[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5 孟国;;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语速问题的调查和思考[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6 张和生;;外国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状况计量研究[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7 欧阳晓芳;;词义类型及语言理解[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胡振宇;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梅花;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高振勇;票据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高宇;理念·功能·技术:意思自治原则的伸展与评鉴[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君博;程度副词偏误分析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周琳;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及英语背景留学生使用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姜自霞;基于义项的语素构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黄群英;评价词组释义和句子释义在生词的理解和运用上的有效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5 陈桂妍;语言水平、阅读策略、文章主题熟悉度对韩国留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6 齐艳艳;《现代汉语词典》单音节副词词性标注、释义及条目分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7 沈桂丽;现代汉语的语词定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许红花;HSK甲级词中的兼类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9 乌兰;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教学理论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连颖;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词语注释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吕文华;关于述补结构系统的思考——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2 郑定欧;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刍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3 吕文华;短语词的划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03期

4 徐彩华,李镗;语义透明度影响儿童词汇学习的实验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柯彼德;;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语法体系急需修改的要点[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2 郑定欧;;对外汉语词典学[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心页;“以”的构词特点[J];求索;1981年04期

2 李熙泰;;厦门方言量词[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马彦;汉语外来词的构词特点与语义演变[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林海燕;;谈东北方言派生词构词特点[J];现代交际;2010年12期

5 马彦;汉语外来词的构词特点与语义演变[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6 曾兰燕;;贵州省独山县方言重叠式名词构词特点[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敖特根其其格;;满语复合名词的构词特点[J];满语研究;2005年02期

8 刘贝贝;;托形格缩略语的构词特点及成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9 付欣晴;袁仁瑜;;网络流行语的文化价值取向——基于对“X帝”族新词语的分析[J];探索与争鸣;2011年09期

10 李仙娟;;临猗方言的重叠式[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试述彝族扯勒土语语音与词汇的构成特点[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士勤;开发汉语“视听说演”多媒体教材的设想与建议[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荣珍;临漳方言词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静;上海话时间名词词缀及构词特点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自霞;基于义项的语素构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袁丽杰;《国语》名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王海燕;连江渔村方言词汇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努尔买买提·依布拉音;现代维吾尔动词语态及动词构词词缀统计分析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7 才佩玉;酒文化视野中的汉语熟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戈小莉;刻有琼瑶烙印的诗意命名[D];四川大学;2006年

9 魏伟;现代汉语外来类词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鹏;《红楼梦》词缀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4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694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3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