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汉语和英语表达差异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5 07:36

  本文选题:表达对应 + 社会语言学 ; 参考:《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摘要】:本文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汉语和英语的某些表达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和用语上所反映的各自母文化特征的深层内涵。这个问题的研究,对汉英互译、英语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by means of sociolinguistic theories and methods,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ome express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points out the deep connotations of their mother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in the vocabulary and terms of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The study of this question has certain academic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English teaching and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分类号】:H-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兰兰;;浅论社会语言学视域中的网络语言[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2 王乐;;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网络语言[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4期

3 霍歆然;;性别差异在语言使用中的体现[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4 曹旺儒;;蒲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社会语言学阐释[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刘剑;霍永寿;;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超市命名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王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的生命力——结合2010年网络流行语探析[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5期

7 张磊;;第六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渤海大学召开[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3期

8 张荣建;;社会语言学的整合发展趋势[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张军;;字母Q在汉语中的使用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 相宜君;;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谈化妆品译名[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2 李予军;;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城市化发展与语言的变迁[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陈原;;论语文词典的推陈出新——应用社会语言学札记[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陈原;;在文化背景接触下进行的语言接触——社会语言学札记[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5 高静;路继伦;;The Changing FF rule in Tianjin Dialect[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6 苏金智;;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7 韩玉华;;从应对形式看两性会话风格差异[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徐绍明;;军人制式称呼语浅析[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孙德金;;语言研究:拓展与突破——“2007·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语言学会分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10 余京辉;;港式中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影响及培训策略[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永林;面向新世纪的社会语言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李颖 罗静;国内首家社会语言学实验室在南京大学建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驻苏记者陈韶旭通讯员罗静;实验室里研究“说话”[N];文汇报;2003年

4 马丽;汉语称谓研究十年[N];光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姚晓丹;多样化让语言更有活力[N];光明日报;2011年

6 俞玮奇 徐大明 南京大学文学院;国际双语学研讨会:展示双语学研究最新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民族所 纳日碧力戈;人类学的语言定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赵世开;语言学研究在中国:回顾和展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张卫国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语言经济学研究所;语言经济学三大命题: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顾曰国;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哈申格日乐;现代蒙古语常用亲属称谓词的语义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沈世s,

本文编号:1753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753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6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