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本文选题:世界文化遗产 + 对外汉语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10期
【摘要】: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人类文明创造史上最具保留价值且最有影响力的重要成果之一。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蕴涵的思想和文化精髓,将其作为重要的文化因素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对于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扩大中华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外国学生主动学习汉语的热情,激发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向往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Chin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and influential achievements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creation.To deeply understand and comprehensively grasp the thought and cultural essence of Chin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to apply it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factor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 display the unique charm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o expand the affinity of Chinese culture.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nspire, influence and radiate the enthusiasm of foreign students to learn Chinese actively, to arouse their yearning for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o love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冯天瑜;“世界遗产”:不可再生的瑰宝[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贺云翱;;文化遗产学初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存生;;世界文化的走向与大学的文化使命[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海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特点[J];东南文化;2009年01期
2 郑子良;刘禄山;;文化遗产保护学刍议[J];东南文化;2010年05期
3 于富业;;文化遗产学研究对象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王云霞;;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J];理论月刊;2010年11期
5 王先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性[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4期
6 王林;;文化景观遗产及构成要素探析——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7 王先胜;;文化线路与古代历史文化研究[J];民族艺术;2010年02期
8 邓梅娥;镇威;王倩;;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基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8年04期
9 詹嘉;何炳钦;胡伟;;景德镇陶瓷之路和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利用[J];陶瓷学报;2009年04期
10 周庆山;王雯;李瀚瀛;冀志贤;;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的生态战略研究(上)[J];图书馆;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集良;;中国人心中的文化遗产——关于本土“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探索[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建;嵌入式GIS在灾后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苏梦薇;蔚县剪纸商业化生存发展经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臧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产业化及其管理策略[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晁舸;文化遗产名实问题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张祖群;汉长安城的文化、经济价值分析与遗产保护[D];西北大学;2005年
6 牛钰坤;麟州故城遗址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华;文化遗产“学”的困惑[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5期
2 俞孔坚;方琬丽;;中国工业遗产初探[J];建筑学报;2006年08期
3 姚雅欣;李小青;;“文化线路”的多维度内涵[J];文物世界;2006年01期
4 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J];文物世界;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昊;;关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讨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3 张鹏丽;;“六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3期
4 林珍华;;对外汉语教学中数字成语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8期
5 张付敏;;小议对外汉语汉字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6 刘尚荣;王晓宇;王兰;;浅谈语境与对外汉语词语释义教学[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7 靳蕾蕾;;浅谈含数字的成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8 朱焱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张萌;;浅析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周凤玲;;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萧海薇;;浅谈对外汉语语体知识教学[A];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2002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吕文华;;建立语素教学的构想[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3 贺巍;;关于对外汉语方言教学的几个问题[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4 周杰;;浅谈留学生的同义词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周同春;;汉语声调教学新探[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尤里·索罗金;;“综合1——分析——综合2”教学模式与其在教学汉语中的口头交际的作用[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7 吴勇毅;;教学词与词典词[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8 肖奚强;;关于义句教学的思考——以祈使义句为例[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9 施家炜;;普通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育情况调研报告(一)[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10 郭胜春;;对外汉语教师在职培训的阶段性重点与制度保障[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5 记者 瞿凌云 通讯员 刘中兴;全球上演汉语热[N];长江日报;2005年
6 徐维彬;我国全面加强汉语国际推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陈茹冰;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与培训两热[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8 本报实习生 顾婧 记者 陆静斐;课上热烈讨论 论文“超额”完成[N];文汇报;2006年
9 记者 李启昌 吴晓燕 杨昕雨;云师大20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泰国搭建“汉语桥”[N];云南日报;2006年
10 盛文杰;汉语热舞中文文教产业热气飙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3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钱汝琦;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初探[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刚;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在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对外汉语语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陈俊男;两岸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选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刘佳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56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75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