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是非问内部类型的比较以及“疑惑”的细化

发布时间:2018-04-16 02:20

  本文选题:是非问内部类型 + 求答功能 ; 参考:《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3期


【摘要】:本文结合是非问句内部结构类型的特点进行横向的功能比较,指出"吗"字是非问重在"求知","吧"字是非问重在"证实",而语调是非问重在"倾否",从而形成语气词是非问跟语调是非问的对立类型。因此有必要在区分疑惑和询问的基础上,不仅增加"求答"功能,而且要把"疑惑"进一步细化为"求知性疑惑""求证性疑惑"以及"倾否性疑惑"。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是非疑问句内部类型的建立以及对外汉语的疑问句教学。
[Abstract]: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 structure types of non-question sentences, this paper makes a horizontal functional comparison.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mphasis of the word "do not ask" lies in "seeking knowledge", the word "bar" focuses on "proof", and the intonation is mainly about "inclination or not", thus forming the opposite typ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question of mood word and intonation of right and wrong question.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oubt and inquiry, we should not only increase the function of "seeking answers", but also further refine "doubt" into "inquiry doubt", "probative doubt" and "tilting doubt".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l types of non-interrogative sentences and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邵敬敏;;“X不X”附加问研究[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2 刘月华;语调是非问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反复问句“X不X”格式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2 唐斌;;话语末尾标记语与语言的主观性[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1期

3 邵敬敏;;由“是”构成的三种附加问比较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董宪臣;;汉语是非问句相关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方玲玲;;正反问句的句法特征及语义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潘晓军;;“好不好”表祈使语气的形成及虚化[J];汉语学习;2009年06期

7 张红欣;;疑问句系统的疑问程度与语用功能的关系之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江海燕;;汉语陈述、疑问基本语调的调位表现[J];南开语言学刊;2009年01期

9 陈青松;邹小珑;;句子语气范畴和抽象格式中句末标点的使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赵果;;初级阶段美国留学生“吗”字是非问的习得[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江海燕;;汉语陈述、疑问基本语调的调位表现[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建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疑问句使用情况调查[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2 廖美珍;问答:法庭话语互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殷树林;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兰巧玲;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6 刘娅琼;汉语会话中的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司罗红;句子功能的线性实例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娟;疑问语气范畴与汉语疑问句的生成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吉子;汉语“什么”和韩国语“(?)”对比[D];延边大学;2002年

2 周文婷;留学生对“什么”非疑问用法的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王琴;阜阳方言“可VP”疑问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邹华丽;外国留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习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彭吉军;“X不X”结构的语法化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杨眉;韩国学习者汉语疑问句系统的习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盛译元;现代汉语语气词A的用法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8 王林娟;中学语文课堂话语问句的批评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艳;习水方言疑问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罗琛岑;法汉疑问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6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756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d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