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学习的影响因素及探索
本文选题:对外汉语 + 教学因素 ; 参考:《前沿》2014年Z4期
【摘要】:随着我国汉语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增大,对外汉语学习的方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对于对外汉语学习来说,影响其学习成果的因素方方面面,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理念等,都会对学习的成果造成直接的影响。本文将对影响对外汉语学习的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并随之找寻改进的策略。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worl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ethods of learn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ll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earning results, whether it is the content of learning or the idea of learning,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achievement of the study.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作者单位】: 辽宁医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洪波;;对外汉语教学的决定因素和教学方法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2 王春凤;;项目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汉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3 马玲;;中职学校汉语口语教学法初探[J];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4 毛阿兰;胡建新;;普通高校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张红英;龙建友;;“参与式教学”在双语课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年2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困境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3期
2 高丽;邵莹莹;;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3期
3 艾凌艳;刘冬;田丽媛;;高校双语教学的改革与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年02期
4 施莎;;从SKYPE看信息时代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4期
5 李江滨;杨丽梅;阮杰;;双语教学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年12期
6 王贤纯;陈平;王迎;王美迟;曾雄智;梁宋平;;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与探索[J];教学研究;2013年05期
7 陈绍新;区蕴珊;;航运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涂建军;;《区域规划》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雷菁;黄英;文磊;;关于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4期
10 刘辉琦;马建忠;刘杰;王生兰;;医学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宁;非汉字文化圈初级综合课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学刚;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裴洋;远程网络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敬姣;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然;;双语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2 刘晓慈;张福恒;;试论双语教学的核心是外文原版教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3 张韵君;刘小梅;;内涵与模式:双语教学的现实选择[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刘胜辉;;高等财经院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情况调查研究——以湖南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2期
5 李力;;高校双语教学学生语言能力调查分析与应对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6 马箭飞;;以“交际任务”为基础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4期
7 张梅;孙大辉;;高校本科双语教学体系建构的理论探讨[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04期
8 陆俭明;关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研究之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4期
9 郭梦秋;;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师培训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6期
10 张健;关于“必须、够用”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立大会记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2 汉交;;中国召开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讨论会[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4期
3 汉综;;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吕必松教授赴菲律宾讲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1期
4 ;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记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04期
5 鲁俐;关于完善对外汉语教学兼聘制教师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6 金幼华;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因材施教”[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7 丁启阵;论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8 ;商务印书馆最新推出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22册)[J];民族语文;2006年05期
9 范媛媛;;由结构主义看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11期
10 王晶;;《汉语拼音方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容易形成的若干误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钟玖英;;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对话[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3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4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冰洁;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人事报;2007年
6 刘菲;扬起语言的风帆,让中华文化远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本报记者 红娟;李朋义:厉兵秣马“抢滩”对外汉语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执笔 高赛;汉语“走出去”是件大好事[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冯爱君;我省将派20名赴美汉语教学志愿者[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10 记者 郝中实;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汉语“走出去”[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孙Y冒,
本文编号:1933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3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