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汉语语法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8-05-26 14:40

  本文选题:汉语语法 + 理据性 ; 参考:《汉语学习》2004年05期


【摘要】:本文主要概括介绍了汉语语法理据性的各种表现 ,其中语序的理据性主要表现为时间顺序原则、时间范围原则、整体先于部分原则、修饰限制成分先于中心语原则、偏句先于正句原则、相对先于绝对原则、已知先于新知原则等 ,同时介绍了汉语词语的理据性表现以及词法和句法的平行性原则。文章指出 :对外汉语教师应重视汉语语法理据特点在教学中的运用 ;外国学生了解和掌握汉语的理据性 ,会提高学习汉语的信心 ;抓住理据性进行教学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various manifestations of Chinese grammatical motivation,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principle of time sequence, the principle of time range,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inciple,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restrictive components prior to the principle of central language, the prior to the positive sentence, the prior to the absolute principle, the prior knowledge of the new knowledge,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new knowledge.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teachers of foreign languag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use of Chinese grammatical motivation in teaching; foreign students know and master the motivation of Chinese, and will improve their confidence in learning Chinese; grasp the motivation to teach the Chinese, and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The effect of learning.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分类号】:H1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金立鑫;对一些普遍语序现象的功能解释[J];当代语言学;1999年04期

2 鲁川;语义的先决性·句法的强制性·语用的选定性——基于三个平面理论的汉语信息语法的构思[J];汉语学习;2000年03期

3 吴为章;;语序重要[J];中国语文;1995年06期

4 马庆株;词组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开;汉语体词性词组的语义类型、功能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龙涛;也说语义语法范畴——兼议语义功能语法[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3 袁明军,张慧晶;语义功能语法与词汇语法的比较[J];汉语学习;2003年06期

4 蒋协众;;“名_1是名_2的名_3”句式对名词的选择及其语用法的语法化[J];汉语学习;2006年05期

5 周国光;汉语语法本位学说论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汪化云,张万有;“同位短语+们”简论[J];语文研究;2001年03期

7 苏宝荣;词语兼类的功能显示与深层语义分析[J];语文研究;2005年01期

8 郭昭军;现代汉语中的弱断言谓词“我想”[J];语言研究;2004年02期

9 李计伟;汉语语法研究“本位”学说理论发展述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赵世举;关于“定语后置”问题的新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司富珍;;链式事件结构分析[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2 崔建新;张文贤;;不同语体下连词使用率的统计与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金春姬;;关于加强对韩初级汉语教材针对性的一些思考[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春相;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郭婷婷;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遐;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峥琳;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鹿荣;现代汉语供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刁世兰;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解正明;基于社会认知的汉语有标记构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许国萍;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彤;俄、汉语时间范畴多视角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朱斌;现代汉语“是”字句然否类型联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小仙;当代诗歌语体中量词的变异搭配现象描述[D];安徽大学;2001年

2 洪伶俐;现代汉语中主谓结构作定语现象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戴兴敏;汉语“虽”类和“但”类连词匹配框架及其类型学解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坤林;现代汉语“猜测”类动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6年

5 张虹然;空间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丽彩;现代汉语中表伴随义的三个格式考察[D];暨南大学;2005年

7 洪爽;以多系动词V为核心构成的“NP_1VNP_2”及其派生格式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丹;给予双宾语句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华;论介词短语作句首状语[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曹保平;母语教学语法的定位[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鲁川;谓词框架说略[J];汉语学习;1992年04期

2 施关淦;再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3 范晓;略说句系学[J];汉语学习;1999年06期

4 胡明扬;基本句式和变式[J];汉语学习;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新卫;;认知语言学与汉语教学[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何静;;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特征[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李谨香;语言符号的音义理据探源[J];求索;2004年07期

4 卓俊科;;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解读[J];语言与翻译;2006年03期

5 何鸣;白丹彤;;再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郑艳霞;;从认知视角看网络语言的生成理据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李丽霞;;网络语言的构词理据[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徐玉洁;;互相独立,互为表里——简析索绪尔语言符号观的任意性与理据性[J];考试周刊;2009年34期

9 张海涛;;试析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关系[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24期

10 柳琳;;谈会意字的理据性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中;;论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对立统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段满福;;从《汉语语法论》两个版本看高名凯汉语语法理论的变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3 张权;李娟;;从汉语的音韵特征看语言的认知理据性[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谈文艳;;关于英汉对比下汉语语序的理据性和象似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5 赵峰;;试谈异体字整理“从俗、从简”原则的偏颇[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唐清;;从关联理论谈映象象似的理据性[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应学凤;;国内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何伟渔;;漫议词语的应用与规范[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周国辉;隋虹;;语言语境语法化作用的英汉语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姜望琪;;中西语言研究传统比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 王磊;普通话水平测试须注重理据性[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史金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现代汉语描写语法》:百年汉语语法成果的全面总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姚小平;传教士语言学的功过得失[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丰捷;看语言怎样影响生活[N];光明日报;2010年

5 省民委政法处原处长 王惠良;在布依族聚居区推行布依文 对发展教育事业意义重大[N];贵州民族报;2008年

6 李茂;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执教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记者 卜松竹;“身份证”应是“身分证”?[N];广州日报;2006年

8 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教师 赵万勋;口语能力的训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陆庆昌 李茂义 陈忠华 蒙应兰;民族语文花盛开[N];贵州民族报;2006年

10 松明菊;“双语文”教学的优越性[N];贵州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武恩义;英汉典故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陈晦;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赵国军;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芷;汉西附着现象的平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10 付宁;语法化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单音方位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向辉;汉语语法的理据性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复旦大学;2012年

2 朱炜;试论多义词的认知理据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曹明明;词汇—语法视角下汉语语法的细颗粒度描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吴芳芳;《简化字总表》中简化字与其对应繁体字理据性比较与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5 张林静;词语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邓烨杏;论汉语主观性特点与其西式语法之间的矛盾[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7 刘小娥;现代汉语复合式合成词理据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秋永善;韩汉量词对比[D];延边大学;2006年

9 蔡灿煌;从语言的理据看术语翻译的三种方式[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10 阮克雄;指示代词“这/那”汉越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37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37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0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