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对外汉语专业大学英语中国文化教学

发布时间:2018-06-08 01:55

  本文选题:跨文化交际 + 对外汉语 ; 参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摘要】: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担负着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忽视中国文化教育,导致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和实际水平不一致,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本文通过结合对外汉语专业特殊性,分析中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可行性建议,以期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Abstract]:The ultimate goal of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task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for a long time, Chinese cultural education has been neglected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which leads to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learners' ability to express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 and their actual level, thus leading to obstacl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hinese cultur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hinese cultural English expression ability in order to foster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the light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major.
【作者单位】: 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2jyxm513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1JXYJ14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畅宇;;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策略[J];世纪桥;2006年02期

2 戴晨丽;高慧婷;;高职高专院校蒙语授课生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郭琰晖;邱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及其交际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12期

4 胡明珠;;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出现及教学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8年01期

5 武彦君;;析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现象[J];语文学刊;2008年S1期

6 朱丽萍;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年03期

7 王俐俐;谈语言文化和外语教学的有机结合[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郭利霞;;二语作文教学法给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7期

9 李春梅;宋珉映;;再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点及原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2期

10 林瑾;;重视母语文化在跨文化教学中的正迁移[J];现代交际;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晓军;;量词分类小议----兼谈“量词”英译问题及英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海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与“管用、精当、易学”——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鲍作臣;;中医双语教学的探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8 杜欣;;谈商务汉语口语培训中任务型教学方法的运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姚舜才;樊旭梅;;工科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讨[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5 记者 瞿凌云 通讯员 刘中兴;全球上演汉语热[N];长江日报;2005年

6 徐维彬;我国全面加强汉语国际推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陈茹冰;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与培训两热[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8 记者 李启昌 吴晓燕 杨昕雨;云师大20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泰国搭建“汉语桥”[N];云南日报;2006年

9 本报实习生 顾婧 记者  陆静斐;课上热烈讨论 论文“超额”完成[N];文汇报;2006年

10 盛文杰;汉语热舞中文文教产业热气飙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文龙;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河崎深雪;汉语“角色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陈璐;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2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赵吉英;对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思考[D];暨南大学;2011年

7 刘刚;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在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对外汉语语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季新;顺应理论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俊男;两岸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选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3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93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8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