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不”和“没有”的对外汉语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18 06:30

  本文选题:否定 +  ; 参考:《传播与版权》2013年07期


【摘要】:否定是现代汉语两种表达意义中的一种主要形式,"不"和"没有"用法相似,留学生们容易混淆,而它们实际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不"本身和其他词语及其他结构结合时,几乎不受很大的制约,只在表示完成体态的语境下,要注意受到制约的条件。"没有"表达对完成体即已然事件的否定,无论这个事件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是将来范围内的。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及语料,提出一定的教学对策和建议,使留学生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否定形式,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否定形式的使用规律,造出合乎汉语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的否定句,指导他们的实际会话活动。
[Abstract]:Neg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forms of expression in modern Chinese. The usage of "no" and "no" are similar, and students are easily confused, but they actually have different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when "Bu" itself is combined with other words and other structures. There is little restriction, but only in the context of completion, the condition of restriction. ". There is no expression of negation of the perfect being, whether it is past, present or future. Combining with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corpu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basic negative forms of modern Chinese, and master and apply the rules of the use of modern Chinese negative forms. Create negative sentences that conform to Chinese expression habits and grammatical rules to guide their actual conversational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泉州仰恩大学人文学院;龙岩学院体科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铁根;不"、"没(有)"的用法及其所受的时间制约[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2 王建勤;;“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范振强;肖治野;;双重否定:否定之否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胡德明;;反问特有的句法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陈勇;名词谓语句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立民;;语言的结构和结构的转化——句子生成初论[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姬云鹏;刘裕昆;王宁川;;《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译文商榷举隅[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海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与“管用、精当、易学”——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静;;从三结合角度看对外汉语句式教学——以“被”字句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韩容洙;汉语时制分析的新突破——李铁根《现代汉语时制研究》读后[J];汉语学习;1999年06期

2 聂仁发;否定词“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及其时间意义[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3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1期

4 竟成;汉语的成句过程和时间概念的表述[J];语文研究;1996年01期

5 邓守信;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04期

6 白荃!100875;“不”、“没(有)”教学和研究上的误区——关于“不”、“没(有)”的意义和用法的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7 李铁根;“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J];语言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欣;;“不”和“没(有)”的认知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2 朴汀远;;谈“非典型搭配”的修辞价值——谈“我没是过谁的人”[J];兰州学刊;2010年S1期

3 聂仁发;试论否定词“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聂仁发;否定词“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及其时间意义[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5 王明华;;用在否定词前面的“并”与转折[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6 郭万青;杨世勤;;《国语》双重否定结构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张华文;;从否定词系统看商代语言和上古后期汉语的异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8 高思曼;否定词“弗”的句法[J];古汉语研究;1993年04期

9 袁世全;;南辕北辙(三)——否定与写作禁忌[J];写作;1999年07期

10 王峰,张传真;否定词的否定属性[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汉语否定词的“实质”与演变[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张瑞朋;宋柔;;跨标点句的否定辖域[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吴学辉;;说“好个N!”[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淑艳;;英语not和汉语“不”的句法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林文金;;莆仙方言的选择问句[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反问句的功能和语用分析[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剑;王炳锡;郭永辉;;英汉机器翻译中基于规则的译文转换与生成[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国炎;;布依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卢烈红;;“何莫非”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陈艳林;;“差一点(没)VP”的歧义原因与分化[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徐家永;要注意三种特殊否定句的使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马庆然;诊断病句十注意[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涿州市第二中学 郄跃武;浅谈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洪波;否定词与副词共现的句法语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康忠德;居都仡佬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瑞朋;现代汉语书面语中跨标点句句法关系约束条件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王洪钟;海门方言语法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洪建;哈萨克族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8 管春林;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芙;汉语方言否定范畴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全生;现代汉语焦点结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安平;韩国语和汉语否定词的对比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洪扨昊;汉韩否定词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绍玉;《水浒传》否定词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涵;汉韩语否定词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美兰;汉日否定词对比[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金镇美;汉语和韩语否定词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7 王倩倩;《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否定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雍;“过程”和“非过程”与越南学生的“不”和“没(有)”偏误[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9 廖新玲;闽南话否定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朱华平;“PP+VP”句的否定表达[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34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034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5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