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概念整合理论应用研究最新发展动向述评

发布时间:2018-06-19 10:29

  本文选题:概念整合应用 + 网络语言 ; 参考:《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8期


【摘要】:概念整合理论近十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语篇分析、翻译实践以及二语习得等不同领域,研究成果丰硕。最近两年,该理论被初步用来整合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网络话语以及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些特殊词汇,表现出概念整合理论应有研究的最新发展动向。
[Abstract]: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discourse analysis,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recent ten years. In the last two years, this theory has been used to integrate and analyze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texts, network discourse and some special words i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students'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howing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22217)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祝敏;席建国;;国内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十年(2000-2010)述评[J];理论月刊;2011年11期

2 汪少华;王鹏;;歇后语的概念整合分析[J];外语研究;2011年04期

3 陈小翠;毛继光;;概念整合视角下网络骂詈语的意义构建[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钟蕾;;概念整合理论对《雨中的猫》的认知解读[J];外国语文;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许静;;英汉果语族及其认知语言学解释——英语词汇教学新方法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2 徐蒙蒙;;浅析国内概念整合理论研究现状——基于2000-2011年九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J];海外英语;2013年16期

3 李莫南;张斌;;概念整合理论与《黄帝内经》隐喻翻译[J];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12期

4 赵妍;;概念整合理论下的“后来”一词的语义内涵论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畔;拓扑心理学认知空间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立英;汉语歇后语翻译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晖;歇后语在线意义建构的概念合成与关联理论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向蓉;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虚拟语气意义构建认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艳;BR模式下歇后语的认知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懿;;概念整合理论在意义构建中的解释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汪少华;概念合成与隐喻的实时意义建构[J];当代语言学;2002年02期

3 G.Fauconnier;M.Turner;李福印;丁研;;《我们思考的方式》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6年02期

4 张迎春;;幽默言语解读新探:语境假设整合认知机制[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2期

5 袁周敏;金梅;;概念整合理论对诗歌意象的阐释[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4期

6 高原;;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诗歌的互文性——以李清照词《临江仙》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邓国栋;;从概念整合理论解读中国古典诗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8 刘凤阁;;探析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阚安捷;;网络新词的概念整合网络解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覃胜勇;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宿哲骞;;隐喻视角下的网络语言[J];华章(教学探索);2006年02期

2 张政英;;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年10期

3 白小丽;;网络语言中的拆字合字表达[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2期

4 齐红飞;;修辞对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解[J];新闻爱好者;2009年02期

5 黄立;;网络语言返祖现象浅析[J];语文教学之友;2009年08期

6 刘海萍;;网络语言的符号学解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9期

7 及文平;郝跃;;网络语言对汉语语汇生成的制约[J];新闻爱好者;2010年19期

8 闪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语文建设;2000年10期

9 陈光明;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未来展望[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宗丽,李菁;符号理论观照下的网络语言[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朝军;;网络语言中的偏离现象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展照英;;浅谈新闻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区别[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陈群秀;;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于桂英;;我对网络语言的认识[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熊前莉;;网络语言的词汇理据分析[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明强;;语言文字规范的新领域与新对策——也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建民;;网络语言中的汉语拼音字母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8 陈群秀;;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文现代化[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梅龙宝;桑龙扬;程霄;;网络语言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喻禾;;论网络语言词汇的特征表现及其影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玉成;网络语言 我们能拒绝吗[N];北京日报;2000年

2 姚玉成;网络语言走过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辽宁社科院 曲彦斌;网络语言的使用与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金振邦;网络语言,关注还是漠视?[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黄小英;关注网络语言[N];福建日报;2000年

6 梁睿 陈建栋;网络语言要规范[N];光明日报;2002年

7 鲍晓倩;请对网络语言多一点儿耐心[N];经济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庄严;亦忧亦患难取舍[N];吉林日报;2005年

9 姚玉成;我们能拒绝网络语言吗?[N];金融时报;2000年

10 姚玉成;网络语言,我们能拒绝吗[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明;篇章范畴与小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汪承平;文学语篇的语用文体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崔櫇席;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梁琦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吕晶晶;合意性原则与刑事庭审转述行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红红;从功能的视角考察外来词的生存规律[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游;网络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瑾;汉英网络语言比较[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帆;“火星文”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克花;从“贾君鹏现象”看网络语言的传播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霜艳;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阮玮;网络商店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早垒;中英文中的网络语言[D];四川大学;2004年

8 任容华;新型被动结构“被V_双”的传播与认知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文方;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丽杰;网络语言的词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39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039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