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留学生汉语篇章微观结构偏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2 12:38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汉语篇章微观结构,并对中高级汉语习得者在汉语写作中出现的篇章偏误进行分析。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汉语篇章微观结构进行考察。分别从篇章微观语义结构和篇章微观功能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本文综合参照多家学者的观点,讨论了篇章微观语义结构和微观功能结构的分类,并对篇章微观语义结构和篇章微观功能结构的常见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对于篇章微观语义结构和微观功能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独立思考,尝试着进行探讨与解释。 第二部分对中高级汉语习得者汉语写作中出现的篇章层面的偏误进行考察。结合第一部分对于汉语篇章微观结构的研究,重点分析了留学生作文中篇章微观结构出现的各种偏误类型,探寻偏误产生的原因并给予修正建议。 第三部分在汉语篇章微观结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二语习得理论,针对偏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探寻总结出一些对外汉语篇章教学方面的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microstructure of Chinese texts and analyzes the textual errors of middle and advanced Chinese learners in Chinese writing.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vestigates the microstructure of Chinese text. The text micro-semantic structure and the text micro-functional structure ar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Referring to the views of many schola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ext micro semantic structure and micro functional structure, and summarizes the common manifestations of text micro semantic structure and text micro functional struc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micro semantic structure and the micro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text are considered independently, and an attempt is made to explore and explain them. The second part investigates the errors in Chinese writing of middle-and high-level Chinese learner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Chinese text in the first par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ypes of error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text in the composi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errors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correction. In the third part,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Chinese text,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errors, and explores and summariz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义静;;英语正误词典编撰的6种结构[J];天中学刊;2011年04期

2 王燕;王佳;李静;;中西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与启示[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3 陈晓平;;还原模型与功能主义——兼评金在权的还原的物理主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04期

4 耿波;;都市扩张与城市英雄主义——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艺术中的审美重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胡艳秋;;图形-背景与词条结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6 王安民;;创新实用,读者受益——评《英语学习与交际大词典》中的语用信息[J];辞书研究;2011年04期

7 冯克江;;辞书评论问题述评[J];琼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张相明;;新世纪国内外词典编纂指导比较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梅;熊英;郭少云;;PET/LLDPE光散射材料结构与光学性能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王浩;丁瑞钦;杨恢东;于英敏;王宁娟;W.Y.Cheung;W.F.Lau;S.P.Wong;;lnP/SiO_2纳米颗粒膜的制备与微观结构的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李晓燕;张曙;;三维打印成形粉末材料的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4 李晓丽;魏向清;;内隐学习特征研究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编纂的启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寒;吴一弦;王和金;;硬段可结晶的丁苯嵌段共聚弹性体新材料[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6 魏进家;张成伟;川口靖夫;;表面活性剂溶液在剪切流和拉伸流状态下微观结构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周慧生;谢兴华;朱晶;;乳化炸药膏体稳定性测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洪振舜;立石义孝;刘松玉;邓永锋;;不同应力水平下强结构性硅藻土的微观结构特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褚丙武;赵春芳;;铝电解用氧化铝微观结构的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李长志;刘长坤;刘阳思;张玉波;颜家振;黄婉霞;;用于四川某地水渠的土壤固化剂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平新乔:中国股市的微观结构[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2 刘文财;解剖期货市场的微观结构 [N];期货日报;2004年

3 张杰;散裂中子源是未来科学的新翼[N];科学导报;2006年

4 李继铮 宋木森 邹祖桥;改进微观结构 优化碳砖性能[N];中国冶金报;2008年

5 郭海宇 高建敏;“静厚新”:走向实战的科研团队[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驻京记者  孙佳华;散裂中子源:给科学再添新翼[N];解放日报;2006年

7 王越 张希亮;热轧带钢组织性能在线/离线预报系统[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8 李斌、杨文婷;超强X光“相机”,专拍物质微观“隐私”[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上海大宫新材料有限公司 包怡文 宫继虹;DAGONG-TEX&Reg覆膜滤料在水泥工业上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塑商;赛默飞世尔科技将推出新型拉伸流变系统[N];中国包装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俭鹏;HA/316L不锈钢生物功能梯度材料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耿乃志;复心脉方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家兔模型HR、SNRT、SACT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付兴华;掺杂钛酸锶钡薄膜的制备与电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关庆丰;强流脉冲电子束作用下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状态[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向霞;植入复合纳米结构的光电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彭艳周;钢渣粉活性粉末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梁崴;微观结构噪音下的资产价格行为[D];天津大学;2010年

8 吴松;金属锆及硅合金液态和玻璃态微观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赵欣;股票市场微观结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郭伟;Ti-6Al-4V/QAl10-3-1.5异种材料扩散连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星;氧化铝陶瓷的增韧及其微观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朱丹红;碱激发磷渣粉煤灰胶凝材料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张志斌;SEBS微观结构优化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4 杨传胜;原位VCp/Fe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热处理工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肖光春;Al_2O_3基纳米复合陶瓷模具材料的研制及其摩擦磨损行为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7年

7 张学琪;燕化丁基橡胶微观结构分析及加工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霍金荣;中国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微观结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赵诗奎;氧化锆基纳微米复合陶瓷模具材料及其摩擦磨损特性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年

10 石彦平;拉曼光谱研究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和性能[D];东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59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159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8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