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8-24 21:17
【摘要】:近十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所参照的理论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已经不再停留于单纯的现代汉语语音的本体研究,它还借鉴吸收了大量心理学、文化学、第二语言习得等诸方面研究的成果。文章通过对我国学者近十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认为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它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却是相当有限的。
[Abstract]: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main contents, methods and theories of tone teaching in TCFL have shown that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ontological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pronunciation, and it also draws lessons from a large number of psychology and culturolog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research results.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tone teaching i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recent ten years, this paper holds that while the research on tone teaching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ts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practice is quite limited.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外训系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池杨琴;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何丽静,王阳;论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声调”的纠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张燕;朗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4 王沛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歇后语”[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7期

5 蒋以亮;音乐与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J];汉语学习;1999年03期

6 于丽娜;;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7 王玲娟;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刘若云;;对外汉语初级班第三声的类推法教学[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9期

9 刘乃叔,,敖桂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渗透之我见[J];汉语学习;1998年02期

10 周伟;踏出国门——关于中国对外汉语电视教学的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家炜;;普通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育情况调研报告(一)[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2 郭胜春;;对外汉语教师在职培训的阶段性重点与制度保障[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汪景民;;对外汉语军事特色教材《初级军事汉语》的编写实践与原则[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郑承军;;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对外汉语师资核心素质研究[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陈默;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认知发展的计算机模拟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曹文;;声调感知对比研究(一)——关于平调的报告[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顾学梅;;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几个问题[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8 田小琳;;汉语语法组合中的两个一致——试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9 朱勘宇;;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韵母教学顺序[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10 贺巍;;关于对外汉语方言教学的几个问题[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3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翟帆;对外汉语推广进入关键时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记者 唐景莉邋实习生 王萌;北语培养对外汉语“种子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杨启蒙;涉外汉语培训悄然升温[N];信息时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郭晓虹;让全人类分享中华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9 赵凤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稀缺[N];科技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云峰;声调感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燕来;兰银官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王新华;唐五代敦煌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美玉;汉语口误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汪银峰;明末以来内丘、尧山语音的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红;《切韵指掌图》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Nghiem Thuy Hang(严翠恒);汉越语音系及其与汉语的对应关系[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北京大学;1997年

10 林海鹰;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统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虹;日本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及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任雪梅;余华文本的力量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张帅;《元刊杂剧三十种》与《中原音韵》用韵之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何江;汉族学生与维族学生对普通话声调的范畴感知[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洁;太原方音百年来的演变[D];山西大学;2005年

6 周骞;听力障碍儿童汉语语调产出初探[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7 于华;扬州方言的声调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8 邵晶;山西高平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谭秋瑜;视觉反馈对外国留学生单声调习得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赖仙仙;河南洛宁方言语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02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202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