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预科阶段汉语语法教学模式新探——以“把”字句教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8-10-05 07:01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预科教育阶段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普遍缺失语用能力培养的现状,以"三一语法"体系为理论指导,将结构、功能、语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场景驱动、潜藏范畴、实现法则"来实现语法教学目标。以"把"字句为例,提出了针对预科阶段留学生汉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步骤,即按照"设置语境—点拨讲解—归纳格式—场景互动—细化规则"的流程,将"三一语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路径做了具体阐释。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eneral lack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the grammar teaching of TCFL in the preparatory education stage, this paper,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rinity Grammar" system, organically combine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context, through "scene driven". Hidden category, realization rul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rammar teaching." Taking the word "B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methods and steps of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for foreign students at the preparatory stage, that is, according to the flow of "setting up context-click explanation-inductive format-scene interaction-refinement rule".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Trinity Grammar in classroom teaching is explained in detail.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基地建设研究》(课题编号:D/2015/01/124) 南京晓庄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来华留学生预科基地建设整体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艳明;浅谈“把”字句的汉语教学[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王廷杰;也谈“把”字句教学[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王红旗;“把”字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J];语文研究;2003年02期

4 范颖;“把”字句与处置式——《围城》中的“把”字句个案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4期

5 刘颂浩;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6 戚晓杰;“把”字句受体前“个”字的功用[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1期

7 马立春;王莹莹;;“将”字句和“把”字句消长考因[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程仪;再谈“把”字句状语的位置[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9 薛凤生;试论“把”字句的语义特性[J];语文建设;1987年05期

10 李人鉴;;试论“使”字句和“把”字句[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吕f^;;“把”字句的一种特殊隐含意义[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宏帆;;“把”字句的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伟真;;论非“把”字句转换为“把”字句的限制条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4 黑维强;;陕北绥德方言的“把”字句[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5 杨泉;;现代汉语“把”字句足句成分初探——WO的分类体系[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赵志清;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3 金道荣;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学对策[D];北京大学;2010年

4 翁姗姗;现代汉语非典型“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5 高亚亨;汉语心理认同类“把”字句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金贞儿;致使义兼语句与“把”字句的构式转换及其理据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田靓;汉语作为外语/第二语言教学的“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8 朱虹(JOO. HONG);韩国本土汉语学习者学习“把”字句偏误分析及实验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静;“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彭学修;“把”字句修辞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赵念俊;《水浒传》中的“把”字句考察[D];吉林大学;2008年

4 吴玉红;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把”字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欢;普通话儿童“把”字句习得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k澊窈;o"姙“把”字句kwfB演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7 苏伟;现代汉语“把”字句的多视角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菲菲;传统模式及多媒体模式下“把”字句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云佳;论“正在”进入“把”字句的允准条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月美;“把”字句对否定词的选择限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52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252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b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