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的文化对话意识
[Abstract]:The pace of globalization makes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our country change to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undertake the mission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and unif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today. The consciousness of cultural dialogue is a new kind of value consciousnes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It is a meaningful exploration to introduce the consciousness of cultural dialogue into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and to apply it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Mongolian students. This kind of exploratory teaching reform should take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common culture as the leading factor, the cross-cultural horizon as the basic concept,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mode of thinking of comparative cultu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cultural dialogue between China and Mongolia. To rais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基金】:作者所主持的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对蒙古国汉语传播与我区文化发展战略之研究》[课题号2012RWZD007]的系列论文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茂林;文化对话:晋文化的发展与创新[J];前进;2003年07期
2 张后尘;;从文化对比到跨文化对话[J];中国外语;2004年01期
3 徐亚杰;;跨文化对话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简;;欧盟宣布2008年为“欧洲跨文化对话年”[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5 单满菊;;跨文化对话及其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杨茂林;;关于文化对话的几点思考[J];理论探索;2012年05期
7 ;《跨文化对话》(第30辑)目录[J];华文文学;2012年06期
8 ;《跨文化对话》第31辑目录[J];华文文学;2013年03期
9 区(钅共);;文化对话·文化身份 文化误读[J];粤海风;1997年01期
10 ;《跨文化对话》27辑(情与知识专号)要目[J];读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康秀丽;;跨文化对话[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方汉文;;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博大话语”[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世博记者 姜丽钧;跨文化对话是最精彩的“展馆”[N];东方早报;2010年
2 记者 张微;“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在京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记者 刘茜;第四届中欧文化对话举行[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记者 牛锐;“中欧文化对话年”启幕 少数民族文化闪亮登场[N];中国民族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杜鹃;“中欧文化对话年”即将开幕[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6 记者 杨光;第五届中欧文化对话西安开幕[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 董芸;第五届“中欧文化对话”在西安举行[N];陕西日报;2013年
8 李鹏程;21世纪东西方跨文化对话的哲学问题[N];学习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肖菡;蒙启良会见“中加文化对话”代表团[N];贵州日报;2009年
10 谌强;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在京举办[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钰;拉敏·贾汉贝格鲁的伊朗“现代性”思想探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林菁菁;解读迷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女性跨文化对话的身份构建/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燕燕;明末福建士大夫与天主教传教士的对话[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5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25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