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气词“呢”的教材编写建议

发布时间:2018-10-08 06:35
【摘要】:对外汉语语气词教学在留学生学习和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市面上各类对外汉语教材十分庞杂,本文通过对《初级汉语口语》(上册)中语气词"呢"的讲解研究分析,提出了几点教材改进建议,希望能对对外汉语语气词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mood words in TCFL is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the study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of TCFL. All kinds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re very complicated in the marke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odal word "er" in spoken Chinese for Primary Chinese (the first volum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Hope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mood words as a foreign language.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俊芳;郭雁文;;汉语疑问语气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谢白羽;;略论语气词“呢”的完句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为;句末语气词“呢”的功能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超;;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J];青年文学家;201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武氏明河;汉越语气词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东孝拓;话语输出者和输入者的个人因素对疑问句中“呢”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谢莹;高级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语气词“吧、吗、呢”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云帆;《围城》中的“呢”字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石勇;“X嘛?”构式分析:构式与词汇的互动压制模型[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韦秀芬;双桥壮语疑问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皮婕;恩施方言句末疑问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曦萌;外国学生汉语语气助词“吧”的习得情况的调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邢锐;美英学生现代汉语典型语气词习得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黄安妮;留学生疑问语气词习得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莉莉;韩国语判定疑问句和汉语是非问句的对比[D];延边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鑫奕;语境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J];汉语学习;2001年05期

2 齐沪扬;论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J];汉语学习;2002年02期

3 王光全;语调与语调标记的合理位置[J];汉语学习;2002年05期

4 徐阳春;疑问句的语义、语用考察[J];汉语学习;2003年04期

5 司红霞;完句成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汉语学习;2003年05期

6 张久;关于语气词问题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7 齐沪扬;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孙汝建;句末语气词的四种语用功能[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周士宏;申莉;;“呢_2”的功能、用法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对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2期

10 齐沪扬;“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卫;白晓红;;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吧”的教学策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谢白羽;;略论语气词“呢”的完句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尹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了”定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2期

4 孙玉兰;;语气词“呢”的意义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邓恩明;;语用学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3期

6 张文会;;“呢”的意义及用法小结[J];现代交际;2010年03期

7 唐瑞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偏误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8 夏红娟;;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嘛”的教学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5期

9 ;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立大会记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10 常敬宇;;对外汉语教学应重视语气情态表达——兼谈汉语语气情态的语用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熊子瑜;林茂灿;;语气词“maO”的疑问用法和非疑问用法[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7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3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4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冰洁;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人事报;2007年

6 刘菲;扬起语言的风帆,让中华文化远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本报记者  红娟;李朋义:厉兵秣马“抢滩”对外汉语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执笔 高赛;汉语“走出去”是件大好事[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冯爱君;我省将派20名赴美汉语教学志愿者[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10 记者 郝中实;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汉语“走出去”[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武氏明河;汉越语气词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曹银晶;“也”、“矣”、“已”的功能及其演变[D];北京大学;2012年

4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张小峰;现代汉语语气词“吧”、“呢”、“啊”的话语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任晓彤;元杂剧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孙汝建;语气和语气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1998年

8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国欢;韩国留学生汉语语气词“啊”、“吧”、“呢”、“吗”习得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凌颖;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气词“吧”的研究与教学[D];广西大学;2008年

3 徐黄荣;日韩留学生汉语语气词习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管海英;汉语语气词的对外教学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5 宋加群;安徽怀远方言的语气词“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启萍;新生语气词“哦”的多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黄怀商;越南岘港学生使用汉语语气助词的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彬安;枫泾方言语气词“嘎”的用法和功能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冉建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D];兰州大学;2012年

10 邢锐;美英学生现代汉语典型语气词习得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55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255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