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主观量”的语义信息特征与“就”、“才”的语义

发布时间:2018-12-12 17:39
【摘要】:现代汉语副词"就"、"才"表达结构中的主观量,实际上是"起点化"或"终点化"的语义关联成分。主观量的这种语义信息特征,是说话者心理预期维度的映射,并通过"就"、"才"的语义作用具体表现出来。因而,考察主观量的语义信息特征与"就"、"才"句子的语义结构规则的关系,有助于厘清以下一些问题:(1)主观量表达的语义机制和"就"、"才"的基本作用;(2)"就"、"才"语义指向的成因和制约条件;(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文化心理认知因素的介入。
[Abstract]:The subjective quantity in the expression structure of modern Chinese adverbs "just" and "cai" is actually the semantic relative component of "starting point" or "terminal". The semantic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of subjective quantity is the mapp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dimension of the speaker, and it is shown through the semantic function of "just" and "talent". Therefor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mantic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ive quantity and the semantic structure rules of "just" and "talent" sentences can help to clarify the following problems: (1) the semantic mechanism of subjective quantity expression and the basic function of "just" and "talent"; (2) the causes and restrictive conditions of semantic direction of "just" and "talent"; (3) the intervention of cultur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factor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grammar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分类号】:H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真;修饰数量词的副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葛荣;徐丽萍;;“超X”类词的来源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刘开骅;;选择问句疑问语气词脱落的历时轨迹与内在动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葛婷;;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可替换度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袁卫华;;《五灯会元》中带语气副词的测度问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陈勇;名词谓语句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甘智林;“V+一下”格式的歧义现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钟华;;“才”重读与非重读时语义、语用功能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吴振华;虚词与李义山近体诗所表现的情感与心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陈昌来;;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郝敏;;现代汉语“不+NP”结构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劲荣;;内涵、外延与汉语修饰成分的标记隐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9 庞文斌;张国煊;曹恬;;基于规则和统计的汉语浅层句法分析的研究[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10 方芳;李斌;;基于语料库的数量名短语识别[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军珲;基于统计的常用汉语副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瑞粉;《现代汉语词典》程度副词配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满义;副词“就”与“才”的习得及相关问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贾冬梅;“才X就Y”句式浅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3 周守晋;“主观量”的语义信息特征与“就”、“才”的语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陈荣杰;副词“就”和“才”之比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5 张旭;估价副词“就”和“才”的语用过程分析[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卫斓,朱俐;试谈“才、就、V到”的语用条件及教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7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共时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曹妍;;副词“就”与“才”的句法结构与语义的关系[J];语文学刊;2011年11期

9 陈雅;试析副词“就”的语音形式及语义指向[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10 王群力;略说汉语主观量——以副词“才”、“就”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玲;;把握“质”、“才”、“源”、“学”,创办精品期刊[A];第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春宇;陈仲林;黄彦;;心理物理量对城市夜间景观照明亮度评价影响研究[A];走近CIE 26th——中国照明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凤斌;佘世锋;罗仕娟;;中医肝病临床疗效评价PRO量表的研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何开钧;陈亚勇;;LED与绿色照明的深层次问题[A];海峡两岸第十六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9年

5 李尔重;;缅怀李先念同志[A];纪念李先念同志诞辰95周年文集[C];2004年

6 张霄军;;主观性语义特征及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春宇;郭平;陈仲林;;人工神经网络在建筑物立面泛光照明设计中应用方法的研究[A];走近CIE 26th——中国照明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范玮;孟子厚;;汽车车门的声品质对汽车消费心理的影响[A];2006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何开钧;;照明的视觉认知[A];2007年中国(厦门)LED照明与装饰论坛暨城市夜景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森林 通讯员 殷丽琼;借“才”生“财”之道[N];中国企业报;2004年

2 伊虹 曹伟;绥棱县以“才”生“财”[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田丹 实习生 梁彬;取“才”还是取“貌”?[N];沈阳日报;2005年

4 曹玉林;徐渭的“才”与“德”[N];美术报;2005年

5 郑高龙 作者单位 青海总队;解放思想 用好人才[N];人民武警;2005年

6 本报记者 唐先武 特约记者 罗路云 骆立言;打造现代军事人才方阵[N];科技日报;2005年

7 李建国;人才流动呈现柔性魅力[N];中国改革报;2005年

8 记者 武志红 实习生 崔素华;广州有个“口吃自助团体”[N];广州日报;2005年

9 伍自力;如何成为优秀领导者[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10 杨虹;你最终能给孩子什么[N];云南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淑梅;鄂东方言的量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刘瑾;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清艳;现代汉语中“V个N/VP”结构与隐性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祝东平;汉语时间感知模式与相关汉语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杨春宇;建筑物立面泛光照明亮度值确定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朴镇秀;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量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梅;“S+(来,,多)+L”结构的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金莹;多功能副词“就”的多维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3 马济萍;《镜花缘》副词“才”的语义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孟凡铃;副词“才”、“就”、“都”的主观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利明;现代汉语可逆式双数量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祁杰;与“V+个+X”结构相关的主观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张立瑜;“一+P+P+了+NP”句式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钱佳;“太”及“太A”类格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

本文编号:2375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375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a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