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二十一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puts forward the tentative idea and concrete sche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shows the bright prospect of distance teaching and virtual reality teaching of Chinese.
【分类号】:G434,H19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博,林珍瑜;对我国体育学院现行专修通用《篮球》教材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2 林向阳;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调研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3 王玉杰,张大克;农业院校数学教材知识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J];标准化报道;1997年02期
4 张熊飞;物理教学要狠抓形象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05期
5 张治本;评价中小学教材的一种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03期
6 黄毅;整合·开放·超越——对改革我国工科力学教材的思考[J];力学与实践;1997年03期
7 姜艳萍;实验教学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年05期
8 萧德云,施颂椒,韩崇昭,徐心和;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年S1期
9 亢世勇,刘艳;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未来走向[J];唐都学刊;1994年02期
10 余二德;大学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陆汝占;靳光瑾;;寻求对外汉语教学和计算机共同适用的语义解释方法[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2 苏海鸣;;高师视唱练耳三部教材比较分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许博;关于高等体育院校球类运动项目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2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3 林向阳;普通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晓琴;中美工科物理教材的比较[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2 陈芳;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之设计与系统构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马建宁;文科综合课程教材编制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4 韦正航;普通物理热学教材知识点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蔡慧君;普通高校自学式教材建设的理论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齐欣原;对大学提高阶段《东方》俄语教材的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吕英花;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中的教材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苏海鸣;对高等师范音乐专业视唱练耳学科三部教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晓艳;两种图像呈现方式下留学生看图写作任务的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范祖奎;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对外汉字学习长时记忆效果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晓丽;;语用负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2 吕振华;张凤;;对外汉语视域下的姓氏文化教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晓颖;;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探析[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4 李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1年03期
5 周湘;;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在全球推广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朱科;王尧;;对外汉语中的惯用语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陈艳芳;刘运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J];大家;2011年14期
8 廖小琴;;对外汉语教学之我见[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9 孙超;;认知理论在词缀对外汉语中的教学探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10 孙惠;;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浅谈“啦”的用法[J];华章;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钟玖英;;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对话[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第一套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总目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雷新;俞敏洪:让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记者 章红雨;两岸学术机构合作出版对外汉语教学指导书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居峰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长征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杨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研究[N];贵州政协报;2008年
7 丁可宁 吴晶;对外汉语教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10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孙Y冒,
本文编号:2424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42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