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发布时间:2019-04-14 18:50
【摘要】:文章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学习者准确地把握和正确地使用各种语体的能力,因此语体跟对外汉语教学关系密切。文章重点就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汉语语体本身的研究,语体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语体与课程设计,语体与教材编写,语体与教学实践。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2 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3 赵金铭;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4 邢公畹;从对外汉语教学看“语言”“言语”划分的必要性[J];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02期

5 丁金国;再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体意识[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志棠;;关于中高级阶段书面语教学[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2 程祥徽;;风格学与对外汉语教学[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文旗;换一个角度打量语文——言语教学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刘颖;现代汉语中几种表示相同比较的句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田化冰;关于可能补语的教学[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5 祖人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思路述评——从语言共性与个性的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明莹;中级汉语语法教学体系亟待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7 李嘉郁;更新教育观念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谈信息时代文化教师的应对策略[J];八桂侨刊;2004年06期

8 王光全;“把”字句的原型用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吴成年;论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现代文学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贾放;对外民俗文化教学散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在北京地区主要报章中使用情况调查[A];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颂浩;;阅读课上的词汇学习[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3 陈光磊;;对外汉语教学评估问题探讨[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祖人植;;基于交际能力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刍议[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5 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若干问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6 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简述——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7 罗青松;;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初探——谈对外汉语学历教育高级阶段写作教学的原则与方法[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8 李嘉郁;;华文教育五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9 周小兵;何黎金英;杨氏金芝;;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难点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10 希夏姆;;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翻译课问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微;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张小峰;现代汉语语气词“吧”、“呢”、“啊”的话语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10 蔡玮;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媛媛;美国AP中文教学模式探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2 彭玉康;现代汉语通感的句法、语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龚君冉;现代汉语普通话“和”类虚词的分布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5 刘苏乔;汉法比较方式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6 李贤景;三种否定比较句的联系与区别——“不如”、“不比”、“没有”型比较句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7 陈莹;口语教材述评[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8 焉德才;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精读课词汇教学的原则和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伟;文体分析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2 陆俭明,郭锐;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3 丁金国;汉英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莉;;章回小说回目中单音节形容词的叙事语法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2 黄自然;;“咆哮体”在蹿红[J];语文建设;2011年Z1期

3 单侠;;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探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年06期

4 任遂虎;;卷首语的文体归属与写作要求[J];写作;2011年Z1期

5 张韶磊;皇甫贤昌;;短信文化下的语言偏离现象[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6 于根元;;语言的要素及其关系[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武文翔;;从政论语体层面浅议陪伴性个体量词“把”的泛化[J];林区教学;2011年08期

8 高珊;;浅析网络语言中的“双音节词+中”结构[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9 胡蓉;;义素分析与带“族”字汉语新词解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10 祝敏青;林钰婷;;建树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郑颐寿与同仁的辞章学新学科建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得体性·语体·真善美[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2 李名方;;语体浅释[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3 王慧玲;宋柔;戴伟长;;汉语文本按语体分类的研究[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郑荣馨;;论功能域的概念[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晓东;;“交费”与“缴费”[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聂焱;;得体性原则两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7 胡习之;;话语角色定位及其语言表现形式[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聂焱;;得体性原则两题[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9 李经伟;;语体转换与角色定位[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庄关通;;言谈得体的根和实——德、识、性——《晏子春秋》读书札记[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莉;网络带来语体变化[N];北京科技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李红艳;网络泛滥“蜜糖体” 甜到腻人[N];北京日报;2010年

3 游汝杰;略谈普通话和方言的社会功能与和谐发展[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4 居延安邋宋怀强 吴洪林;跨语沟通: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跨世纪话题[N];文汇报;2007年

5 ;报刊语言的规范化[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慕军 首都师范大学;治文摘通病应从题目下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实习生 陈仕艳;网络语言:创新还是颠覆[N];工人日报;2007年

8 武穴市实验中学 陈水明 徐顺昌;文章修改刍议[N];黄冈日报;2009年

9 刘媛嫒 曾毅平;多学科交融中的修辞学[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省校院校报编辑部 赵转超;消息写作中常有的缺点与应下的功夫[N];山西党校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3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翁玉莲;报刊新闻评论话语的功能语法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肖任飞;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廖艳君;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消息语篇的衔接和连贯[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蔡玮;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9 马建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桢;留学生汉语语体转换能力考察与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2 郑梦娟;ABB式形容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王健;语体与文体关系的一致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玉;政论语体常用词的统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艳;互动与选择——语境与语体关系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6 陆华强;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分析隐含[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7 王崇;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新生语体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王华梅;网络语言的语体归属[D];西南大学;2006年

9 汤蕾;现代公文语体修辞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10 高明扬;科学语体与艺术语体的差异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458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458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3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