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韵律信息解读“都”字句歧义的实验研究——汉语母语者与二语者的对照
[Abstract]:Prosodic information affects the interpretation of adverbs in sentences. In the sentence with "du", most studies think that if the stress is on the subject, "du" has even meaning; if the stress is on "du", "du" means the overall meaning. This statement depends on the sense of language and lack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du" sentences with different stresses by native Chinese speakers and learners with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ilinguals and native speakers in interpreting the ambiguity of "du" sentences by using prosodic information, which brings some new enlightenment to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as a foreign language at presen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基金】: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资助专项”(CDK2009-32)
【分类号】:H146;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韫佳;初敏;贺琳;;汉语焦点重音和语义重音分布的初步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2期
2 徐以中,杨亦鸣;副词“都”的主观性、客观性及语用歧义[J];语言研究;2005年03期
3 高明乐;试谈汉语“都”的定义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雅清;英汉语量词辖域的歧义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0年03期
2 李宝伦,潘海华,徐烈炯;对焦点敏感的结构及焦点的语义解释(下)[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3 袁毓林;;“都”的加合性语义功能及其分配性效应[J];当代语言学;2005年04期
4 鞠彩萍,周建兵;范围副词研究综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杨荣祥;“范围副词”中的功能差异——兼论副词次类的划分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徐杰;“都”类副词的总括对象及其隐现、位序[J];汉语学习;1985年01期
7 蒋静;“都”总括全量手段的演变及其分类[J];汉语学习;2003年04期
8 陆俭明;词的具体意义对句子意思理解的影响[J];汉语学习;2004年02期
9 周韧;焦点理论下的北京话“一+名”格式分析——兼论普通话中两类数量结构[J];汉语学习;2005年05期
10 王振来;;肯定义被动表述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喻禾;;论比喻句中的焦点标记词“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姚婷;;焦点的形式及其意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方向红;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雪春;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明洁;元认知和话语的链接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洁;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对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D];暨南大学;2000年
2 刘慧娟;从焦点的观点看汉语中的分裂句和准分裂句[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3 傅满义;儿童语言中的副词[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丽萍;先设、焦点和否定的辖域歧义[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5 周志远;阅读理解中语用推理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6 玄s,
本文编号:2523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2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