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中韩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案例研究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0-04-19 00:16
【摘要】:全球化趋势使得各国之间的接触变得日益频繁,由于各国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难免会在交际中产生误会和摩擦,严重时甚至会上升为冲突。韩国与中国建交多年,两国在地理位置上一衣带水,肤色同为黄种人,仅凭借外表难以区分两国的差异,所以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中韩两国人没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主要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阐述文化与跨文化之间的关系,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进行界定后运用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现象。通过呈现中韩跨文化冲突的相关案例将中韩两国的差异揭示出来,并分类归纳形成冲突的原因,根据不同的主体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交际,为中韩两国友好合作发展做贡献。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理由以及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趋势,涉及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跨文化交际应用研究以及文化冲突应用研究等。本文主要以曾经教授过韩国学生的教师和正在学习中文韩国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访谈、观察等形式对中韩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第二部分为中韩文化冲突案例分析,确定国际汉语教学案例的选择标准,以及案例分类的依据,共筛选出12例有效案例,先对案例进行描述,后根据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根据案例反映的情况,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找出造成中韩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的原因。第三部分为中韩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原因探究,造成中韩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的原因主要有跨文化交际意识、语言障碍、权力距离、对异域文化的成见、民族中心主义、交际风格等方面。第四部分为中韩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应对策略,分别从教师、学生两个角度提出对老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及对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几点设想。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涉及自身专业知识、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反思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期望主要有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对待文化差异态度的转变以及建构“第三文化”桥梁。为了实现汉语国际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文化传播应从本土教材、大众媒体、旅游汉语、孔子学院资源等几个方面着手。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分析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兴松;;外语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需求分析[J];外语界;2014年06期

2 孙世权;;文化身份如何被塑造和建构——以跨文化交际为理论视角[J];学习与实践;2014年12期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年06期

4 张心;;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及其消解策略[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08期

5 任瑞;;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概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01期

6 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年04期

7 蒋晓萍;;跨文化交际理论评析[J];新视野;2006年06期

8 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9 姚俊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志权;转型期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禹;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西方师生授学关系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梁文静;跨文化交际中的宗教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D];云南大学;2016年

3 高娜;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明徽;对外汉语教学中师生间文化冲突与规避策略探究[D];云南大学;2014年

5 侍文元;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6 赫佳瑶;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张海燕;中韩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因素异同点分析[D];苏州大学;2013年

8 金磊;对外汉语文化内容教学中“敏感话题”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倪虹;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周琳琳;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2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632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9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