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动词助词“着”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13:49
【摘要】:本文主要进行的是对动态助词“着”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考察了留学生关于动态助词“着”的习得情况,分析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三本教材中动态助词“着”的编排问题,最后提出了自己关于其的教学建议。除了绪论和总结之外,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列举了三种汉语中关于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的流行说法:1.表示动作正在进行2.表示状态的持续3.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和状态的持续以及动态助词“着”的几种常用用法。第二个部分,比较了《汉语教程》、《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当代中文》三本教材中助词“着”的教学编排异同。第三个部分:考察了华中师范大学和江汉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一共87名留学生对于助词“着”的习得情况,并分析了他们在问卷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总结偏误类型。第四个部分,经过对教材和学生习得情况的分析之后,对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小小的建议,还设计了全新的关于助词“着”的教材编排及教学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娟;;动态助词“过”的对外汉语教学[J];山海经;2016年07期

2 陈杰;;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的动态助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陈广艳;动态助词“着”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4 蓝文思;;助词“着”使用偏误及对外汉语教学设计[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罗音;;俄罗斯留学生学习动态助词“了”的偏误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薛兰兰;;对外汉语教学中动态助词“了”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初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1期

7 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4期

8 钟佩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被”字句句型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9 何桂乾;;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情况[J];饮食科学;2017年24期

10 曹晓玉;;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纠错现象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绍华;;对动态助词“了”的再认识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莫凡妮;;民办对外汉语教学机构课程设置研究——以前沿汉语、和合快捷汉语为例[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上[C];2015年

3 杨无敌;;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反思——以澳门地区国际留学生为例[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上[C];2015年

4 张利红;;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新思考[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畅;;培养学生细致有序审题习惯 构建对外汉语教学优质课堂[A];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二等奖论文集[C];2016年

6 唐四保;;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七)[C];2017年

7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小游戏[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汉字文化卷五)[C];2016年

8 王俊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探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三)[C];2016年

9 张立;;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小台阶、多层次、高复现”[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年(试刊)[C];2009年

10 ;第十一届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会议通知[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3年第1期(总第18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无未;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古今考[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美国印第安纳国际学校中文教师 刘志刚;做对外汉语教学的有心人[N];语言文字报;2019年

3 田昕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拼音运用[N];语言文字周报;2019年

4 沈莲霞 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基于文化导入的对外汉语教学改革[N];科学导报;2017年

5 黄诗雅 陈颖妍;发现汉语之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

6 杨璐菡;对外汉语教学将驶上快车道[N];光明日报;2000年

7 北京创造学会汉语教学创新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 宇文永权;怎样轻松学汉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杨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语”研究[N];贵州政协报;2008年

9 吴竟红;因材施教 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7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俊华;留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9 王文龙;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10 卢智f

本文编号:2806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806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