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母语者习得“不”和“没(有)”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4 10:38
否定是全人类共有的重要语法和语义范畴,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存在否定的表达方式。汉语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使用频率可以称得上是最高,并且在语义、结构和表达上相比英语都要复杂得多,由于汉语本身的复杂性,加上学生在否定表达时受到母语负迁移等因素的作用,使很多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使用“不”和“没(有)”进行否定表达时常常出现各种偏误。由于,在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否定词是“no”和“not”,本文选择将汉语中的“不”和“没(有)”和英语中的“no”和“not”进行比较,总结它们的差异,希望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当然,英语除“no”和“not”以外还存在大量其他否定词和可以表达否定含义的词缀等,在汉语中否定词也不仅仅只有“不”和“没(有)”。但由于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希望能将“不、没(有)”和“no、not”作为一个切入点了解汉语和英语间的否定特点和差异。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别从汉语和英语的本体出发,从语义、结构和表达的角度对“不、没(有)”和“no、not”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将它们的特征进行对比,总结出差异。最后将汉语否定词“不”和“没(有)”和英语的...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不”和“没(有)”的本体研究综述
二、“不”和“没(有)”的教学及偏误研究综述
三、以教学为目的英汉否定词对比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对比分析假说
二、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
三、偏误分析理论
第五节 语料来源
第二章 “不”和“没(有)”的语义、结构和表达的对比与分析
第一节 “不”和“没(有)”的语义对比
一、“不”和“没(有)”语义上的相同点
二、“不”和“没(有)”语义上的不同点
第二节 “不”和“没(有)”的否定结构对比
一、“不”和“没(有)”否定动词结构的对比
二、“不”和“没(有)”否定形容词结构的对比
三、“不”和“没(有)”否定名词结构的对比
四、“不”和“没(有)”否定副词结构的对比
五、“不”和“没(有)”否定介词结构的对比
六、“不”和“没(有)”否定代词结构的对比
七、“不”和“没(有)”用于其他结构中的对比
八、“了”“着”“过”用于“不”和“没(有)”否定结构的对比
第三节 “不”和“没(有)”的表达对比
一、“不”和“没(有)”从主客观角度的对比
二、“不”和“没(有)”从时间角度的对比
三、“不”和“没(有)”从动态过程方面的对比
第三章 “不”和“没(有)”与英语否定词“no”和“not”的对比与分析
第一节 “不”和“没(有)”与“no”和“not”的语义对比与分析
一、“不”和“没(有)”与“no”和“not”语义上的相同点
二、“不”和“没(有)”与“no”和“not”语义上的不同点
第二节 “不”和“没(有)”与“no”和“not”的结构对比与分析
一、“不”和“没(有)”与“no”和“not”结构上的相同点
二、“不”和“没(有)”与“no”和“not”结构上的不同点
第三节 “不”和“没(有)”与“no”和“not”的表达对比与分析
一、“不”和“没(有)”与“no”和“not”表达上的相同点
二、“不”和“没(有)”与“no”和“not”表达上的不同点
第四章 “不”和“没(有)”的偏误调查及偏误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三、位置选择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四、简答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五、翻译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章 “不”和“没(有)”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
第一节 偏误率统计
第二节 偏误类型分析
一、否定副词及句子其他成分的误用偏误
二、否定副词、助词及句子其他成分的遗漏偏误
三、否定句中助词“了”的误加偏误
四、否定副词的错序偏误
第三节 偏误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知识泛化
三、交际策略的影响
第六章 “不”和“没(有)”的教学对策
第一节 针对偏误问题的课堂教学对策
一、针对母语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二、针对目的语知识泛化的教学对策
三、改进教学方法减少偏误
四、利用随堂测验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节 关注学生的交际策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交际策略
二、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加强针对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理论联系实践
二、注重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否定词“不”和“没(有)”[J]. 齐琛. 文学教育(上). 2017(10)
[2]否定副词“不”和“没”的用法及偏误分析[J]. 张可佳. 农家参谋. 2017(18)
[3]初级留学生习得“不”和“没”偏误案例分析和解决对策[J]. 姜利竹. 亚太教育. 2016(24)
[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否定副词研究述评[J]. 刘相臣,丁崇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5]副词“没”的非常规搭配[J]. 李红叶,陈振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5(02)
[6]近百年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研究述论[J]. 刘相臣,丁崇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7]否定辖域及焦点否定之语义解释[J]. 刘丽萍.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5)
[8]否定词“不”和“没”在使用上的差异及其偏误分析[J]. 李晨菊. 才智. 2014(14)
[9]“不”和“没有”的对外汉语教学探析[J]. 岳秀文,肖婷华. 传播与版权. 2013(07)
[10]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对比分析[J]. 赵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博士论文
[1]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 管春林.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匈牙利学习者汉语否定表达式的习得特点与偏误分析[D]. 徐晓凯.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2]三个平面视域下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比较研究[D]. 娄雅楠.江苏师范大学 2017
[3]俄罗斯学生习得“不”和“没”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 刘佳昕.吉林大学 2016
[4]越南学生汉语否定副词“不”、“没”习得研究[D]. 曾泉耀(Au Tuyen Dieu).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主观量标记“好”、“大”、“不”、“没”研究[D]. 姜其文.上海师范大学 2015
[6]秘鲁学生“不”与“没”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王振宇.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7]泰英双语环境下汉语“不”、“没”习得偏误分析[D]. 布祎.安阳师范学院 2014
[8]泰国学生习得否定副词“不”、“没(有)”的偏误分析[D]. 刘丽君.吉林大学 2014
[9]汉语否定副词及韩国学生使用汉语否定副词偏误分析[D]. 王立路.吉林大学 2013
[10]否定副词“不”、“没”的比较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D]. 武妍妍.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56624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不”和“没(有)”的本体研究综述
二、“不”和“没(有)”的教学及偏误研究综述
三、以教学为目的英汉否定词对比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对比分析假说
二、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
三、偏误分析理论
第五节 语料来源
第二章 “不”和“没(有)”的语义、结构和表达的对比与分析
第一节 “不”和“没(有)”的语义对比
一、“不”和“没(有)”语义上的相同点
二、“不”和“没(有)”语义上的不同点
第二节 “不”和“没(有)”的否定结构对比
一、“不”和“没(有)”否定动词结构的对比
二、“不”和“没(有)”否定形容词结构的对比
三、“不”和“没(有)”否定名词结构的对比
四、“不”和“没(有)”否定副词结构的对比
五、“不”和“没(有)”否定介词结构的对比
六、“不”和“没(有)”否定代词结构的对比
七、“不”和“没(有)”用于其他结构中的对比
八、“了”“着”“过”用于“不”和“没(有)”否定结构的对比
第三节 “不”和“没(有)”的表达对比
一、“不”和“没(有)”从主客观角度的对比
二、“不”和“没(有)”从时间角度的对比
三、“不”和“没(有)”从动态过程方面的对比
第三章 “不”和“没(有)”与英语否定词“no”和“not”的对比与分析
第一节 “不”和“没(有)”与“no”和“not”的语义对比与分析
一、“不”和“没(有)”与“no”和“not”语义上的相同点
二、“不”和“没(有)”与“no”和“not”语义上的不同点
第二节 “不”和“没(有)”与“no”和“not”的结构对比与分析
一、“不”和“没(有)”与“no”和“not”结构上的相同点
二、“不”和“没(有)”与“no”和“not”结构上的不同点
第三节 “不”和“没(有)”与“no”和“not”的表达对比与分析
一、“不”和“没(有)”与“no”和“not”表达上的相同点
二、“不”和“没(有)”与“no”和“not”表达上的不同点
第四章 “不”和“没(有)”的偏误调查及偏误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三、位置选择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四、简答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五、翻译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章 “不”和“没(有)”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
第一节 偏误率统计
第二节 偏误类型分析
一、否定副词及句子其他成分的误用偏误
二、否定副词、助词及句子其他成分的遗漏偏误
三、否定句中助词“了”的误加偏误
四、否定副词的错序偏误
第三节 偏误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知识泛化
三、交际策略的影响
第六章 “不”和“没(有)”的教学对策
第一节 针对偏误问题的课堂教学对策
一、针对母语负迁移的教学对策
二、针对目的语知识泛化的教学对策
三、改进教学方法减少偏误
四、利用随堂测验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节 关注学生的交际策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交际策略
二、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加强针对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理论联系实践
二、注重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否定词“不”和“没(有)”[J]. 齐琛. 文学教育(上). 2017(10)
[2]否定副词“不”和“没”的用法及偏误分析[J]. 张可佳. 农家参谋. 2017(18)
[3]初级留学生习得“不”和“没”偏误案例分析和解决对策[J]. 姜利竹. 亚太教育. 2016(24)
[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否定副词研究述评[J]. 刘相臣,丁崇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5]副词“没”的非常规搭配[J]. 李红叶,陈振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5(02)
[6]近百年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研究述论[J]. 刘相臣,丁崇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7]否定辖域及焦点否定之语义解释[J]. 刘丽萍.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5)
[8]否定词“不”和“没”在使用上的差异及其偏误分析[J]. 李晨菊. 才智. 2014(14)
[9]“不”和“没有”的对外汉语教学探析[J]. 岳秀文,肖婷华. 传播与版权. 2013(07)
[10]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对比分析[J]. 赵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博士论文
[1]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 管春林.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匈牙利学习者汉语否定表达式的习得特点与偏误分析[D]. 徐晓凯.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2]三个平面视域下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比较研究[D]. 娄雅楠.江苏师范大学 2017
[3]俄罗斯学生习得“不”和“没”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 刘佳昕.吉林大学 2016
[4]越南学生汉语否定副词“不”、“没”习得研究[D]. 曾泉耀(Au Tuyen Dieu).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主观量标记“好”、“大”、“不”、“没”研究[D]. 姜其文.上海师范大学 2015
[6]秘鲁学生“不”与“没”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王振宇.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7]泰英双语环境下汉语“不”、“没”习得偏误分析[D]. 布祎.安阳师范学院 2014
[8]泰国学生习得否定副词“不”、“没(有)”的偏误分析[D]. 刘丽君.吉林大学 2014
[9]汉语否定副词及韩国学生使用汉语否定副词偏误分析[D]. 王立路.吉林大学 2013
[10]否定副词“不”、“没”的比较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D]. 武妍妍.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56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956624.html